江德斌 近年来,戛纳红毯邀请函早已成为一些选美公司、旅行社的一门生意。有自称在法留学生提供了戛纳开幕式红毯的最新价目表:包厢位9000欧元+摄影师、贵宾位13000欧+礼宾车到红毯+摄影师+化妆师。广州一家选美赛事负责人开出的开幕或闭幕式红毯邀请函价格,分为8万元、5万元和4万元三个档次,非开闭幕式3万元。他表示,5月18日将带一个近50人的团到戛纳走红毯。(5月16日《钱江晚报》) 戛纳电影节是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具有很高的市场声誉,随着戛纳影响力的扩张,逐步拓展到时尚圈,吸引到众多品牌商家的青睐,每年都有著名影星、艺人、名流、时尚达人等参加。可近年来,去戛纳走红毯逐渐成为一种成名捷径,一些不入流的所谓艺人、网红、名媛纷纷登场,以各种奇装异服、怪异动作亮相,甚至故意摔倒、大尺度着装“蹭流量”,以达到吸引眼球、迅速走红的效果。 由于此前国内观众对戛纳电影节的了解不多,不熟悉它的规则,以为能够走上红毯的就是大明星,让部分艺人钻了空子,借机在戛纳电影节上露脸,媒体也给了充分的曝光度,导致“戛纳红毯”成为事实上的“造星机器”,可谓是名利双收。有成功例子在前,自然吸引到更多人效仿,甚至不惜花重金买邀请函,也要在“戛纳红毯”上走一遭,由此衍生出一个畸形的产业链,戛纳红毯邀请函成为一些海外代购、选美公司、旅行社的一门生意。 据悉,戛纳组委会曾多次对红毯邀请函卖高价一事辟谣,表示戛纳邀请函都是官方邀请,从来不对外出售,也就是说只送不卖。戛纳会把一些邀请函送给电影界大腕明星、片方、商界名流、品牌合作方等,这些人手中会有一定数量的邀请名额,并享有把邀请函自由赠予任何人的权利,而其中多余的邀请函,便流向了“红毯中介”,这就是“毯星”得以诞生的途径。 由此可见,与前些年文艺团体和个人高价争抢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一样,在国内“红毯中介”的全力操作下,“戛纳红毯”已经沦为艺人镀金的“名利场”。众多不入流的艺人、网红、名媛花重金去走“戛纳红毯”,实则是看中戛纳电影节的舆论流量,想藉此博出位,以便收割更大的利益。如此,对戛纳电影节也是一种伤害,主办方应有所控制,调整下邀请券的规则,不能让其变成金钱游戏。 这样依靠金钱买邀请券的操作手法,毕竟还是太低级了,跟风的人多起来后,必然是良莠不齐,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不再将“戛纳红毯”看得多么了不起,“毯星”的出名几率也会随之下降。毕竟,明星、艺人要想真正走红,在娱乐圈站住脚,还是需要依靠过硬的作品,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仅靠投机取巧炒作、蹭流量,或许能够短暂红一阵子,可最终难以持久,还是要被淘汰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