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议地市级传统媒体转型及产媒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毋庸置疑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威胁,尤其是对当下生存处于困境中的地市级传统媒体的冲击尤为严峻,但是也同时提供了众多的机会。电视作为全球性的大众传播媒体,有两大弱点,一个是选择性差还有一个保存性差。所以致力于新媒体的开发,尤其是IPTV、APP业务等,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电视的非线性传播模式。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是传统媒体在不同传播介质的延伸,传统媒体需要新媒体做载体,将内容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进行制作与传播,营造分享资源和影响力空间的内在机制与条件,成为未来传媒运作的基本模式。譬如信阳手机台、信阳日报手机客户端以及民生信阳百姓直通车、信阳第一房产等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这都是一些与时俱进的有益尝试。 一、全媒体的文化融合 目前基本上所有传统媒体都开办了自己的网站,申请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利用这些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与粉丝的互动。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就算实现了与新媒体的融合。如果还是沿用传统媒体的思维,仅仅是换个渠道去发声,而不重视深挖互联网用户的思维逻辑和行为习惯,这就不能称为是融合新媒体。 面对来势汹涌的新媒体冲击,传媒人既不能视若无睹,端着铁饭碗认为改造没有必要,也没有必要一面倒地认为传统媒体即将被新媒体取代。而是应当正视自己的优势,同时沉下心学习研究互联网,要学会灵活应对。同样的一篇稿件,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上投放,决不能走以前通稿的老套路,而是应该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新媒体运营上,不仅要培养人才,更要大胆启用年轻人,给他们以机会和平台。 二、全媒体的体制融合 当今出现的传媒人离职潮,其实也客观反映了一个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媒体的事业单位性质和管理分配机制,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掣肘。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内部管理体系已经走入固化,传媒高层和一线采编人员的工作理念差距甚远。许多管理者存在着保守僵化的心态,虽然年年谈创新,近年来也谈新媒体,然而在根本的理念和实际操作上都没有做到真正转变,不敢于打破现有的组织体系和利益格局。 因此,拥有丰富策划经验和资深采编能力的记者无法实现创新的理念,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平台展现才能,在一次次碰壁后沉寂或者暴走。而年轻的采编人员则在“无冕之王”的新鲜感消失之后,得不到新理念的输入和新技术的培养,沦为“新闻民工”。 传媒单位作为一个组织机构,或许不可能实现互联网思维的管理去中心化,但是在饱受新媒体冲击的时代,相关部门真的应该好好思考如何去建立和发展一支适应新媒体融合的采编队伍,如何才能保留和激发年轻人的创造性,如何才能真正使资深记者的经验财富得到最佳的发挥。 三、全媒体的技术融合 如今,我们处在海量信息包围的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的诞生帮助我们解决了方方面面的用户数据问题,有利于我们进行新闻素材的筛选和栏目策划包装,以及电视剧的选购。 同时,我们还要重视互联网移动化的大势,重点开发适应于移动互联网的节目产品。目前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可选择的屏幕也越来越多,所有媒体都将移动互联网作为新的起点和重要战略阵地。目前移动客户端的开发技术也逐渐成熟,充分巧妙地利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就能够为节目产品增加亮点,产生新的影响力。传统媒体如果希望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创新的技术运用则必不可少。 譬如以信阳广播电视台为突破口,推进新媒体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两个舆论场”,使主流媒体舆论生成、传播能力日渐增强。广播电视台用2-3年时间建成一次性覆盖两微两端一网(微博、微信、APP客户端+手机网站+PC网站)“五位一体”的广电新媒体平台,初步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业务模式,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最后,任何时候传媒最根本的使命就是生产内容。内容为王,是传媒发展的根本原则。纵使有华丽的包装和哗众取宠的标题,没有优质的内容,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不论媒体的渠道如何变幻、技术如何发展,建立一支有活跃战斗力的内容生产团队,把握好内容的质量和创新是传媒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的根本和基础。所以说立足信阳的地市级媒体,既要有放眼世界网罗新闻的视野,还要有精彩发掘传播本土新闻的独门绝技,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本质,要与时代接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走到粉丝的话题里,成为网络时代舆论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信阳广播电视台 陈静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