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说“端午快乐”?端午到底是不是纪念屈原?网友们或认真或逗趣的“求知欲”,引发记者专门采访了几位历史文化领域的专家,解密有关端午节的那些“真相”。(5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端午节是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说“端午祥瑞”、“端午安康”更为贴切;端午节不只是纪念屈原,也是另一位古代英雄伍子胥的纪念日……专家解密的端午节“真相”,我们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到,在大开眼界的同时,又不由得暗暗脸红。扪心自问,对于端午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们从小到大年年都要过,但其节日内涵,又真正了解多少呢?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仅数得上来的就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除夕等“十大传统节日”。曾几何时,这些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令国人引以为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以及西方节日的冲击,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日渐式微,年味越来越淡、元宵节抵不过情人节等已是不容回避的尴尬。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曾令中国网友发出保卫“端午节”的呼声。但一个不争事实是,当中国的端午节只剩下粽子,韩国一年一度的“江陵端午祭”已然成为闻名海内外的狂欢节,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射箭、投壶等民众娱乐活动吸引着几十万游客慕名而来。
延续上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我们有义务将这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有文化专家指出,“节日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不忘却的纪念。实现节日的初衷,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仪式活动进行渲染,从而起到产生共鸣的效果,防止演变成人们外出旅游、购物和度假的一个节假日。”2007年,国务院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本身就是对复兴传统文化的一种号召。
值得欣慰的是,政府传承民族传统,保留民族记忆的努力,正在得到公众的积极响应。继续清明节“快乐之争”后,今年端午节“是互祝快乐还是互送安康?”,在微信朋友圈里再次触发小小的争议。不少人“炫”着亲手包粽子的喜悦、晒出参与赛龙舟的豪迈,甚至有人制作了端午每个时辰的民俗攻略。探寻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意蕴,探讨如何得体地表达节日祝福,体现了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和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提供给人们较为全面的节日民俗知识,让民俗文化深入人心,更要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发掘整理文明健康的民俗,让传统节日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比如,元宵节组织一些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的民俗表演,重阳节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让人们在这些具体有形的活动中,去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