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鹿邑  岳国庆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学生挨训家长陪”并非教育之道

来源:河南经济报周末版 作者:杜学峰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24
摘要:近日,家住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的王先生又被儿子的班主任叫到学校去批评了。开学不到一个月,已经是第二次了。这不是王先生一个人的经历。何先生的女儿曾在同城一所小学读书,有一次女儿忘记带作业去学校,班主任在教室门口把孩子和他批评了一顿。批评我可以
     近日,家住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的王先生又被儿子的班主任叫到学校去批评了。开学不到一个月,已经是第二次了。这不是王先生一个人的经历。何先生的女儿曾在同城一所小学读书,有一次女儿忘记带作业去学校,班主任在教室门口把孩子和他批评了一顿。“批评我可以,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批评我。”何先生说,没过多久,他给女儿办了转学。(3月20日《广州日报》)

  仅仅因为家长陪训就让孩子转学的事,固然极少,但眼下类似现象却并不罕见。就如与何先生有同样遭遇的王先生,一个月2次进校陪孩子挨训不说,甚至还当着其他孩子及家长的面,班主任刚训完,数学老师又接着训。虽然王先生并不效仿何先生也让孩子转学,但当时的那种难堪及憋屈,定会久久挥之不去。

  尽管依常人的眼光,何先生的做法有些“走极端”,但其初心无疑发人深思。在他看来,“每个爸爸在孩子的心中都是非常伟大的,是孩子的榜样,我不能让人把孩子心中的爸爸形象毁了,这比什么都重要。”而业内专家也认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与生俱来的地位,正是其能够正面影响和教育孩子的基础。”故而,“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家长,比批评孩子还要严重。”

  何先生及相关专家的看法无疑具有合理性。事实上,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并不亚于学校教育,更是一种相辅相成。就这个角度而言,维护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与学校倡导“师道尊严”,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上述学校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其实,他们之所以热衷“学生挨训家长陪”,出发点也是让家长“配合”。就如某老师所说,“家长不管好,5+2=0”。话虽有理,但他们忘了,动辄对家长训斥,以一种“不平等”的姿态对话,并非是沟通的正确方式。就如家长察觉孩子成绩下降,即把老师叫到家里来批评一通,请问老师们又能否接受?

  而症结并不仅止于此。一所学校,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对于学生学习及其他方面出现的问题,应当循循善诱,以引导为主,而不是动辄训斥,将教育功能简单化和粗暴化。譬如,王先生的孩子上课之所以“不专心听”,是因为老师教的内容,“很多他确实都会了”。而每次考试都在前10名,证明他所言不虚。而对这类看上去“天资聪颖”的学生,因材施教显然比动不动来一通训斥要有益得多。

  其实,作为深谙教育之道的老师又何尝不明其理。之所以“明知故犯”,究其原因,不能不说是眼下教育的功利化所致。据说,在不少学校,学生的考试分数即意味着老师的执教成绩。为此,从孩子一入学,班级内部、班级之间乃至校与校之间的竞争即开始“白热化”。而老师们在这种现实的压力下,似乎更倾向于以这类训斥手段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情急之下甚至不惜通过家长“陪训”来施压学生。或许,这便是“学生挨训家长陪”成校园一景的背景所在。

  显而易见,正是教育的功利化导致了教育手段的简单及粗暴,其本质无疑是一种教育短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如是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显然,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更接近教育真谛,而一味训斥学生甚至让家长“陪训”,无疑与之相去甚远,实在到了需要修正的时候了。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24309号-1  技术支持:摩天设计

主编:王延亭丨副主编:吴红宇 李中华丨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