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中国著名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和她的全国卫视之旅》的报道,表示被低俗、虚假广告攻陷的不仅仅是一两家电视台,其中一名职业化的虚假医药“代言人”身兼数职、频频亮相于各大卫视,被誉为“中国最忙碌的虚假广告表演艺术家”。如此低劣的医药广告,能够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招摇撞骗,而且还能够登上国内这么多家主流媒体,实在令人感到惊讶。(6月20日人民日报) 对形形色色的“托儿”,大伙儿都不陌生,很多领域都见到他们忙碌而丑陋的身影。而“医托儿”是其中最可恶的一种,不仅谋财,甚至害命。没想到,“医托儿”也能干出大名堂,混成所谓的“著名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更没想到,给此类“表演艺术家”及其代言的虚假产品提供表演舞台的,竟然包括那么多的主流媒体。在虚假医药广告面前,沦陷的电视台从西部边疆到东部沿海,从南方开放省份到东北三省,无一幸免。没有低俗医药广告的反而成了稀缺品。这是怎样的消费环境和媒体生态?
真实性是广告的生命,任何夸大其词的宣传和欺骗都是不应该的、都是应当受到惩处的——书上是这么说的,法律法规是这么规定的,大多数消费者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可现实却不容乐观。何止是“夸张”啊,有些广告简直把牛皮吹上了天,有的医药广告本就是赤裸裸的诈骗。“医托儿”何以进化成“表演艺术家”?某些媒体平台发挥了主要作用。作为公共媒体,电视台理应像鸟儿爱惜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公信力,不该为了经济利益为虚假广告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