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除夕夜,又到了看春晚的时候。春晚创办30多年来,已融入过年的文化中,成为年文化中一道重要的文化大餐。
不过很多人也在感叹:春晚越来越没看头了,过年也越来越没年味了。为什么这样呢? 80年代中期,电视开始普及,春晚开始诞生。在物质、精神、信息都非常匮乏的年代,春晚的出现能够迅速调动男女老幼的兴奋神经。有了电视,生活不再无趣乏味,春晚也让过年多了一份精彩。 而今,社会已基本告别了温饱,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远远比以前丰富。天天盼着过年的物质文化基础已不复存在,网络的出现,甚至让很多年轻人一年到头也看不了几回电视。文化必须有适应文化的基础才能有所生存,年生存的文化基础已不复存在,年变得没年味是必然,春晚慢慢失去其光环也是必然。 年没年味,春晚不再好看了,事实上这种评价中还有“怀旧”的心理在作祟。怀旧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学现象。之前经历过的过年时的欢快、看春晚时的喜悦根深蒂固的扎在自己的脑海里,到了今天过年看春晚的时候,之前的欢快不自觉的涌现出来,并和今天进行着比对。怀旧会让人觉得新版的电视剧不如老版的有滋味;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的春节好;现在的春晚越办越差…… 怀旧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情感上的认识而非知识上的定位。这就使得怀旧心态左右下的评价缺乏了一些理性的成分,与真相也有了偏差。当我们静下心来把二十年前的春晚小品和现在的春晚小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就会发现被我们怀旧的那个小品真的看不出比现在的小品好多少,甚至不及现在的小品。每年的春晚,都会增添新的场景、新的特效、新的科技含量,以怀旧的心态评价现在的春晚不如之前的春晚,让为春晚辛勤付出的人情何以堪。 可以不看春晚,但不该随意说现在的春晚不如以前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