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经济学上一个迄今为止仍然争论不休的重大难题。别人问我什么是泡沫,我总是回答:泡沫就像个美女,你很难定义什么叫美女,但是,当一个女孩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知道她是不是美女。我的意思,不要去定义什么叫泡沫,这很难,但究竟是不是泡沫,其实很简单。比如中国目前的房价究竟是不是泡沫?如果中国的房价不算泡沫,那就没有什么可以称之为泡沫了。 泡沫是怎么形成的?说法也不一。 被视为“2014年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的Atif Main和Amir Sufi的《房债》探讨了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特别是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他们将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因于“信贷的容易获得”,一些本来没有资格的“三无人员”轻易得到了住房贷款,这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源。这种解释,和金德尔伯格在其名著《疯狂、惊恐和崩盘——金融危机史》中的解释是一样的。金德尔伯格认为:“资产价格的主要推动因素几乎总是信贷供给的扩张”,也就是他确立的“资产价格泡沫取决于信贷增长”的公理。当然,在诺奖得主希勒的眼中,一切非理性繁荣都和凯恩斯所讲的“动物精神”有关。他认为应该从人的心理去研究经济兴衰周期,住房投资变化的原因和动物精神理论的所有要素有关,这些要素包括信心、公平、腐败、货币幻觉以及故事。 当然,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既和金德尔伯格讲的“信贷扩张”有关,今年货币政策实质上的宽松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和希勒所言的“动物精神”有关。但,很显然,中国房地产的问题比他们两位探讨的要更为复杂。关于房地产泡沫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文章和关于房地产的专著中详细阐述。 高层从今年下半年以来,在各种场合、非常罕见地多次直言抑制房地产泡沫,这在中国房地产政策变迁的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所以,我一再提醒不要低估了这次中央抑制泡沫的决心,无论对价格的非理性上涨,还是对投资性购房,都不会手软。 所以,“9.30”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认真的,也一定不会像过去一样“空调”,精准打击的对象就是投资投机,而且不希望房价继续上涨干扰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战略,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 这个账,现在已经算清楚了。相信,明年的两会,针对房地产,应该还会有金融和税收方面的政策出台。 但这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更重要的价值仍然是回到长效机制,开始探讨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制度框架体系。 这个框架体系,这次中财小组会议提出了一个大体的轮廓,那就是围绕住房的居住属性,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分类调控,地方为主,金融、财税、土地、市场监管等多策并举,形成长远的制度安排,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和抑制房地产泡沫,是实现住有所居的重大民生工程。 这段话其实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将房地产从过去的“经济政策”回归到“社会政策”和“民生政策”的轨道,这是多年来各界一直呼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