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叶永烈早已不是科幻作家,也不再写名人传记,而是埋头致力于长篇小说创作,他笑眯眯地说,“这叫‘华丽转身’”。 “赚了两个亿” 叶永烈说:“我曾创造了两个‘一亿’—前者是我20岁时作为主要作者完成的《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后者是以我21岁时完成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主人公名字命名的手机—‘小灵通’,其用户大概也有一亿人。”不少人因此开玩笑,说叶永烈20岁出头的时候,就“赚了两个亿”。 1960年,年仅20岁的叶永烈收到了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信,信上邀请他给《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写几个“为什么”。“我很幸运,出版的时候,176个‘为什么’里我写了163个。其实当时化学分册已经编好了,他们找了上海一所学校的7位老师写,但编辑觉得写得太像教科书了,之后有人就建议,北大的叶永烈不是写得很好吗?他也学化学。” 在此之前,叶永烈写过一些科普小文章,也给少年儿童出版社投过稿,由此和《十万个为什么》结缘,成了家喻户晓的科普作者。而且,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不仅打动了当年的无数小读者,更打动了他的妻子和岳母。初次拜访杨蕙芬,叶永烈便带上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后来成为叶永烈妻子的杨蕙芬回忆,《十万个为什么》“我妈妈不仅看了,还特别认真地照书里写的办。就说烧菜吧,平时妈妈喜欢做菠菜烧豆腐,我也很爱吃。可自从看了《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后,妈妈不再烧这菜了。见到同一灶间的邻居们在烧这道菜,她还提醒别人,说不能把菠菜跟豆腐一起烧,因为这样烧会生成草酸钙,对人体不利”。 由于《十万个为什么》每篇只有两千字左右,只能算科学小品文,叶永烈觉得不太满足,萌生了写长一点的小说的想法;1961年,他在收集了许多当时科技新成就编成的书稿《科学珍闻三百条》基础上,写成了《小灵通漫游未来》。该书原名《小灵通的奇遇》,名字来自对他影响很大的《木偶奇遇记》,而给主角“小灵通”设定的身份,是叶永烈从高中起就很崇拜的记者一职。直到现在,很多人依然将《小灵通漫游未来》看作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在1961年那个年代,一个中国大学生对中国的憧憬。”叶永烈表示。但在当时,这本书却遭到出版社退稿,1978年才得以出版。“60年代被退稿的原因是,人连饭都吃不好,还漫游什么未来?”叶永烈说。 在小说中,“小灵通”漫游21世纪,看到了“原子能气垫船、水滴型的飘行车、机器人服务员、人造器官、环幕电影、太阳能照明、新式学校、写话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物,彼时的中国,科学高度发达,社会高度文明。 “未来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不想给未来贴上沉重的标签。”叶永烈认为,科幻小说有两种,一种是反乌托邦式的,一种是乌托邦式的。“我是后者,人类历史总要走向美好而非毁灭。”而且,“小灵通”的奇遇,今日都差不多实现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实离人类的想象力越来越近”,叶永烈说。 风靡一时的无线市话“小灵通”,名字就源自这部科幻小说。1995年,UT斯达康公司引入日本PHS系统,加以改造,变成“无线市话”即PAS系统。叶永烈的长子叶舟1996年进入UT斯达康公司工作,曾负责UT斯达康公司在台湾地区的业务,叶永烈的另一个儿子叶丹也曾在UT斯达康公司工作。他们从《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得到启示,建议将“PAS系统”称作“小灵通”—又“小”、又“灵”、又“通”。这个建议立即得以施行。 UT斯达康公司特意征得了《小灵通漫游未来》作者叶永烈的同意,也因此,叶永烈被评为2003年度“十大科普新闻人物”之一,这时他已经20年没有创作科幻、科普作品了,而中国,正沿着当年“小灵通”的视野飞速前进。 《小灵通漫游未来》受到改革开放后几代人的喜爱,也许正是因为它契合了主流的“现代化”思潮,并给出了21世纪民族复兴的基本思路—科技创新。 “红与黑” 从科普、科幻创作,转向纪实文学,一方面是叶永烈的个人兴趣—他从小就想当记者,“我是1957年高中毕业,当时想考新闻系当记者,但北大新闻系当时只招50多人,我一定要考北大,文科不行就理科吧。就这样学了化学,不过上了化学系,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另一方面,1983年也正是“多事之秋”,科幻文学首当其冲成为“精神污染”的一部分,中国科幻文学陷入低谷,他的长篇科幻小说《黑影》也遭到密集批判,这使他决心离开科普界和科幻界。 不过,早在1980年,彭加木在罗布泊科学考察时失踪,叶永烈便以“记者”身份赶往现场采访。“彭加木失踪的时候,我接到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特约,直接飞往乌鲁木齐,然后进入罗布泊。”罗布泊附近有核基地,没有许可不能进入。叶永烈回忆:“我当时马上打电话给钱学森的秘书,秘书请示后,钱学森表示,叶永烈可以进去。” 叶永烈和钱学森相识于1979年,叶永烈说:“当时我正在拍摄一部名叫《向宇宙进军》的影片,影片的主管部门是国防科委,我就把写好的拍摄提纲寄给了当时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钱学森对影片很感兴趣,也提了不少自己的见解,两个人后来又多次碰头,讨论影片的修改工作。 后来,叶永烈写成了《走近钱学森》,这是他纪实文学的一个高峰。2006年,钱学森之子钱永刚邀请叶永烈撰写其父的传记。叶永烈认为,钱永刚选择自己原因有三:“第一,我和钱学森本人有过接触,打过交道,1979年在上海延安饭店、国防部、他家,我们都有很多接触,这是一般人所没有的。第二,我是理工男,北大六年本科毕业,对导弹、火箭比较熟悉。第三,2003年我出了一本书《飞天梦》,公布了一大批从来没有公布过的照片,那时又去了钱学森办公室,钱学森对这本书应该还是很满意的。”叶永烈想了一想,又补充道:“‘火箭军’这个名称,就是钱学森最先提出来的。” 在《走近钱学森》之前,叶永烈是以写政治人物闻名的。他的纪实文学分成“红与黑”两大系列,“红色系列”是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有了领袖毛泽东—《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打败了蒋介石—《毛泽东与蒋介石》。“黑色系列”的代表作则是《“四人帮”兴亡》。 叶永烈说,自己写作《“四人帮”兴亡》是“通过这四个人折射十年动乱”。“这十年,我一直说,中国人民从来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灾难,‘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闹剧、丑剧、惨剧。这一段历史永远不能忘记。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防止这样的闹剧在中国重演。” 他补充说:“现在年轻的80、90后们,对这段历史所知甚少。还有人干脆说‘四人帮’就是四个人互相帮忙。我希望这本书能用历史告诉未来,告诉我们的下一代,我们曾经经历过什么样的岁月。” 提到《红色的起点》,叶永烈显得十分高兴,“党史的专家都认为我这本书很精准”。特别是党的“一大”,历史上一直有个悬案,说有个侦探突然闯进来,代表们只好中断了会议,转到嘉兴南湖去开。“这个侦探到底是谁?我查到了!”叶永烈满脸笑意说道,“这个人叫程子卿,是当年一个法租界的老人回忆的。开始大家觉得不可靠,这么多党史专家没有找到,怎么被你给找到了?!但是他们后来也承认了,这个是可靠的。”“而且,去南湖是李达的夫人的主意,”叶永烈说,“她就在嘉兴念书,她觉得西湖人太杂,南湖正好。” 在写作纪实文学时,叶永烈有意放弃文学的笔法,强调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访人会记错事情发生的时间,有时也会护短”;也强调作家得有自己的“主心骨”,“当代人写当代史,最大的缺陷就像看一幅油画,站近了看不清楚。所以写当代重大历史题材,纪实文学作家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这大概也是他写的名人传记能够一枝独秀的“秘密”。 爱情的回声 说到对文学的痴迷,叶永烈认为和家里人的影响分不开。叶家在浙江温州颇有地位,叶永烈的父亲是永嘉县银行的行长,也担任过瓯海医院(现温州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当时日本人的司令部就设在我们隔壁”。每天早上,叶永烈的父亲都给员工讲《古文观止》,小叶永烈也似懂非懂地听。“尽管我大学要读的是化学系,但开学前,还是从家里带走了《古文观止》和《饮冰室文集》”,叶永烈说。 叶永烈早就有写长篇小说的想法,1993年就列了选题计划,但是纪实文学一部接一部,现在终于“有点空了”。《东方华尔街》是45万字的都市爱情小说,讲述的是来自美国的三位男子与三位上海姑娘的异国婚恋故事,透过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折射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沧桑变迁与时代风貌。新作《海峡柔情》,说的是上海台北的“双城记”,小说从上海人的角度,描写石库门里的门对门的两家,由于投身国共两个阵营所产生的爱情和矛盾。 叶永烈认为,“作家一定要有小说水平”,这也是他为何最后转向长篇小说的原因。有件事曾令他十分遗憾,当年他的一篇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1981年第11期上,因为是年底,没能赶上当年的年度评奖。不过,他也承认年纪大一点写小说有好处,那就是“阅历丰富了”,更能理解和描摹人生的悲欢。 叶永烈的两部长篇小说都是都市爱情题材,他说,“爱一个人,要爱一辈子,负责一辈子”。这和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他和妻子杨蕙芬的爱情可谓佳话。叶永烈还透露了一个小插曲:“台湾的儿媳妇在结婚之前,专门来家里看,想看看大陆的公婆厉不厉害,因为台湾婆婆特别厉害,在家里什么都要做主的。结果一到我们家,发现大家嘻嘻哈哈的,很轻松,她就说,‘可以结婚了’。” 自然灾害时期,叶永烈正在北大读书,天天只能吃窝窝头,窝窝头又硬又难咽,每当放假时他也很想家,家乡“温州到底是鱼米之乡哪”。当时,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卷进“反右派斗争”,降职降薪,家里的经济条件一下跌入低谷。暑假和寒假同学们都回家探亲了,北京回温州路太远,叶永烈没钱,整整三年,没有回过家乡。 “他说生活上苦一点他不管了,只要图书馆里有座位比什么都重要,在图书馆里整天都很充实,暑假、寒假也转眼就过去。”杨蕙芬回忆二人的初次聊天,感慨道,“他说得很轻松,我听起来却很沉重,因为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哪。就在那晚,我打心眼里喜欢上他了。” 从90年代开始,叶永烈和妻子开始“环游世界”。叶永烈每到一处,都会仔细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从离开上海,到机场安检,到旅馆条件、当地生活细节,他都写成趣味十足的“攻略”,穿插着当地的政治历史地理介绍。现在叶永烈的足迹已经遍及全球,拍过的照片超过20万张,“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书籍也出版了多部,总字数超过500万。 虽然每过十几年,叶永烈就有一次“华丽转身”,但迄今人们还是关注他的那些政治报道,毕竟很多内容都是国内独一份,相当珍贵;同时也津津乐道他的科幻小说,有着预言家一般的准确度。对此,叶永烈总结说:“正视历史才能赢得未来,我认为,这在每个时代都有效。” 叶永烈 著名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笔名萧勇、久远等,1940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其《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