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岳国庆  鹿邑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黄宇和:从贫民窟走出来的院士

来源:新豫网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2-22
摘要:他是广东番禺人,在香港接受教育,在英伦深造,长期在澳洲任教。他想写的自传名为《从海角到天涯》。 他著作等身。他用自己的第一部英文著作《两广总督叶名
        他是广东番禺人,在香港接受教育,在英伦深造,长期在澳洲任教。他想写的自传名为《从海角到天涯》。
       他著作等身。他用自己的第一部英文著作《两广总督叶名琛》(Yeh Ming-ch en: Viceroy of Liang-Kuang, 1852-1858;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缅怀他在牛津大学的已故博士导师 Mr Geoffrey Francis Hudson。他把Sun Yatsen: His International Ideas and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1987年版)献给双亲,把《孙逸仙在伦敦:三民主义思想探源,1896-1897》(台北联经2007年版)献给他在九龙华仁书院恩师罗伦士夫人(Mrs. Tessa Laurence),并借此缅怀蔡成彭先生、刘敬之先生、江之钧先生。他把《孙文革命:<圣经>和<易经>》(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年版)献给他在华仁书院的大师兄林钜成医师,感谢他1963年以来赠医施药“恩同父母”的“再生之德”。
       他是悉尼大学终身讲座教授,先后被遴选为英国皇家历史学院、澳大利亚国家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
 
        他叫黄宇和。

\"\"
 

        在香港上小学
       黄宇和说自己在香港念书的过程有点像孙中山,都跟教会有关系。他最初在茭塘村上过三年多小学,同学都是同宗的堂兄堂弟,只有三两个外村的同龄学童。到了香港,他进了天主教会创办的牛头角庇护十二小学。从牛池湾到牛头角的公交车儿童票要一毛钱。家里没钱,黄宇和只能走路上学,这段路要走一个小时,然后花半个小时从山脚爬到山顶。到了牛头角山脚,看到同学们吃面包做早餐,他羡慕得很。因为学生很多,学校校舍不敷使用,就分成上午班、下午班,各有自己的校长和教师队伍。黄宇和上的是上午班,中午十二点下课。同校的大部分学童都是赤脚上学的。放学回家后,他要打水、检枯枝烧柴做饭。
       虽然以前在番禺乡下没有学过ABC,但黄宇和第一学期就考了第一名,可以免交下个学期的学费,学费要两块六毛钱。他到香港上学后第一次接触到基督宗教《圣经》,还是英文的。学校里有个小教堂,每周有两节圣经的课,其中一节要到教堂去唱圣诗,在那里接受宗教气氛的熏陶。很快黄宇和就受洗信教了。
       小学五年级念到大约一半,黄宇和决定报考九龙华仁书院的六年级(华仁书院是一所中学,但她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招生,以便招揽香港的少年英才)。考试科目包括面试(看仪表教养)、口试(考英语流利的程度),朗诵一篇英语散文,主考官均由洋人神父担任。华仁书院是一所很好的男子中学,招收的学生都是精英。为了考进这个学校,有的父母不惜让儿子重复读六年级。黄宇和很努力,他考进了这所二战后改由耶稣会士管理和教学的书院。
      这个时期,黄宇和一家已经搬到九龙老虎岩木屋区居住,那里完全是难民住的,一旦发生火灾,十分危险。1960年代港英政府把木屋区拆了,把难民迁到官塘,官塘过去都是菜地,政府建了徙居区,房租要28元一个月,等于是超级廉租房。从官塘去旺角区的华仁书院上学,路途就更远了。黄宇和是一贫如洗的徙居区唯一一个在华仁书院上学的。
       黄宇和在同学当中可以说是“鸡立鹤群”,用他自己的话,他成了同学的“眼中钉”。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富家子弟,他们有司机接送上下学,而黄宇和在买不起公交车票时就走路上学,要花一个多两个小时,每次走到教室时都是大汗淋漓。同学们穿着锃亮的皮鞋,他穿的是一块钱一双的次货布鞋,穿久了脚板破了一个洞,就用厚厚的报纸垫着,以防伤脚。同学们都穿着漂亮的校服,黄宇和母亲就在地摊中挑了颜色相近的一套衣服,好在天主教重视教育,校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学的四位恩师
        谈起华仁书院,黄宇和对其中的几位恩师深怀感念之忱。
        没有这几位老师的教诲和帮助,黄宇和进不了香港大学,此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大有不同。他首先提到的是数学老师蔡成彭,“对我恩重如山”。蔡老师也是穷苦出身,少年时父亲离世,母亲抚养他长大成人,供他上学。所以蔡成彭老师读中学是跳级式的,唯读了中学一、三、五年级(香港中学学制五年),毕业后考入师范学院,凭奖学金读了一两年就出来教书了。他的长子比黄宇和大,教科书用过后,就传给黄。黄家的境况就是蔡老师告诉江之钧老师的,江老师替黄宇和一家支付在官塘徙居区每月的房费,解除黄的后顾之忧。曾几何时,众多老师听到诋毁黄宇和的谰言,对黄宇和持怀疑态度时,唯有这位蔡老师始终相信他笃学向上的意志。数十年后,黄宇和饱含深情地表示:“知我者,莫如蔡师。”
        教国文的刘敬之老师也给黄宇和很多指导、鼓励和帮助。那个年代的香港,没有多少人愿意学中文,中学三年级的时候,黄宇和课余就去普通话夜校学习,同学都不理解,说他发神经。到了中学六年级时,刚退休的刘敬之觉得这个小年轻有志气,便免费指导他。每个星期天黄宇和都到刘老师家里去,学习古文,练习书法。到了中午,刘老师又留他共进午餐,这奠定了他的国学基础,让他受用终生。
         江之钧老师主要讲授英国文学,很有英国绅士风度。黄宇和在华仁书院读书,得到江老师很多帮助。
        罗伦士夫人(Mrs. Tessa Laurence)可以说是黄宇和在西洋史方面的启蒙导师。她在1965年1—4月曾义务指导黄宇和阅读英国史,教他如何分析问题,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中国老师强调的死记硬背完全不同。这种思维方式、逻辑辩证对他以后治史产生了很大影响。黄宇和说他能跳级考入香港大学,罗老师功劳很大。
        1964年夏天,全香港举行统一的中学会考,黄宇和过关后继续在华仁书院念大学预科。预科要念两年,第一年(即中六)念普通科(Ordinary Level),第二年(即中七)念高级科(Advanced Level)。不幸的是,普通科念到一半,即1964年12月下旬,黄宇和获知新光大酒楼将在年底结业,父亲再次失业,全家一下子陷入饥饿的恐慌之中。当时家里积累下来的钱,哪怕买发霉发臭的米,也只能撑持四个月。在这种情况下,黄宇和有两个选择,一是用余下的四个月在校念完普通科(1965年5月1日开始考试),再找工作;一是在念普通科的同时,自修高级科——那时考大学需要先后参加普通科和高级科的测试。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07044号  技术支持:摩天设计

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