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都是大趋势的推断,未来还是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工作,其中也会有一些跟机器人相重复。但如果你希望能够走在时代前面一小步,就应该更多地把目光放在跟机器人不同的这些方面,在通识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方面会做更多个人针对性的探索和努力。 现在很多人情感感知力都很弱,看到另两人在一起时不太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及情感,与别人面对面交往时,对于对方的表情、情绪等的感知和体验能力都不够。这实际上也和我们从小到大学校里只是重视计算和逻辑分析,以及标准化的处理答题和语言表达,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教育有关。而一个机器人可以做很多标准化的事情,却无法做到敏锐感知到对方的真正情感需求,然后做出符合的决策判断。因此这就是人必须要学会并擅长去做的。 就像数学、语文一样,情感的感受力也是需要去运用练习的。情感教育有两个必要步骤。一个是了解自己,通过冥想正念、自学相关书籍、或是他人的辅助慢慢地开始分析理解自己的思绪,自己的人格,所有的情感;另一个过程则是越来越多地把自己投入到和他人的生活中,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一种真正能够有思想和情感共鸣的人际关系,而不仅是责任关系或交易关系。这对于我们理解自我、理解他人都非常重要。 此外,艺术和审美能力也是目前的教育中往往忽视,但在未来真正跟人工智能竞争工作岗位时最重要、最需求的。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能够懂得所有的宗派,更重要的是要能把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美的感知融入生活。哪怕是从事工业或金融业,也要在其中引入审美和艺术创造的部分,这样就能把这种审美转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升我们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性。 在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能力中,除了审美、创造力、情感能力外,直觉和常识系统也是人的一个独特优势。其实所谓企业家精神,很多时候是调动了这个企业家本身生存策略下的直觉,这个直觉很多时候并不是从大量数据或案例里找到的规律。毕竟如果一个企业家都需要从一百个案例里找规律,那么很多创新性企业家根本不可能成功,因为他没有先例。所以说,企业家很多时候发挥的就是一种有良好直觉能力和策略感,而这或许是人类从远古狩猎采集者时代留下来的一种敏锐感觉。 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人并不像机器那样是按固定的算法,有一个输入就有一个输出。理解任何一个事情时,我们都会融入所有的成长经历、知识背景、常识和情感,哪怕是一次小饭局。因此人类拥有的这种强大的直觉和综合能力,让我们可以对世界有更清楚的整体理解,能更好判断整体形势及人际关系。未来需要大量具有综合背景的人,他可能某一方面很强,但最大的优势是能够综合运用其所有的背景知识。因此,接受良好的综合性通识教育也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