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店是镇上的老字号,它不卖贵重的物品,最多算个经营不善的书店罢了。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店的主人,突然在某天发了,据说上百万的家产。
店主是个瘸子,叫刘外。以前当过老师,村供销社的店员。只是某天夜里为了救一个姑娘,被一凶手把腿给打残了。后来姑娘为了名节,和凶手一起逃之夭夭。从那以后,别人唤他为刘傻子。
村供销社撤了后,刘外一家便被安排到镇上的新华书店打杂。后来刘外不知哪来的歪想,决定在家门口开一个分币书店,即到此看书借书的人,只要一分币二分币最多五分币。这样以来,附近很多人都能到这里看书增长知识,店里也因此人满为患。刘外,常常用家贴的钱适当的购置新书,或半旧的书上架。
随着日子的递增,刘外的一分两分五分的分币山似的堆在他的小屋里。不知他在想什么,又不花出去。后来又有人戏称他为刘分币。
一次刘外准备到县城进一些旧书回来,突然打听到邮局正在回收一些旧分币。据说时间久远的,一个几百元几千元。刘外开始不相信,后来便从家里选了几个邮局说的那个年号的分币过来,没想到一口价五百元一个,随便选来三个,共计一千五百元。
刘外此时梦中惊醒,他收的几麻袋的硬分币肯定有更多值钱的。那天回家以后,日选夜拣,刘外终于又选了不少出来,后来拿到省城,一转手,竟然几十上百万的成交。
刘外暴富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整个小城。后来有人说他假仁假义,开什么分币书店原来是为了榨取更多的财富;有人说他有先见之明,知道这些分币将来会成千成万倍的增值;有人说这叫善有善报,这是他一生行善的上天报答。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在这时,刘外向众人吐出了一个一向不为外人所知的真实的故事。
原来刘外父亲不是本地人,是一个外来的乞丐。他父亲跟着本地的一个老乞丐行乞,老乞丐临死时,身边没有任何亲人,只有刘外父亲在身边。老乞丐对他父亲说:“小刘呀,我一生孤苦无依,你还小,难道这一辈子也和我一样吗?走时没一个亲人?。。。小刘呀,你以后也不要乞讨了,我给你留了一些钱,早点安个家吧。”
他父亲找到老乞丐钱袋,解开一看,里面尽是一分两分的硬币。那些一闪一闪的硬币可都是老乞丐积攒的一滴滴的血汗呀。他父亲就用这些钱脱去了乞丐的散漫、自卑。不久就在附近的村里安了家,并有了刘外。
刘外父亲走时也没给刘外留下一张存款单,还是一袋子闪闪发光的硬币。父亲指着这些分币说:“你看到的这些,可能只是钱,可在我眼里那不仅仅是钱,而是一颗历经苍桑的善良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