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过后的第一个传统民间节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历史上我国人民把这天称“上元节”。 据有关史料记载,正月十五这天,全国各地除观花灯、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以外,还要吃一种用糯米做成的带馅的圆形食物,或煮、或炸、或蒸。最早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汤圆”或“元宵”,因而这天也就成了“元宵节”。南北朝时梁代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及“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的记载,这种“豆糜加油膏”以及“白粥泛膏”,自然是元宵的前身。五代时期王仁裕所著的《开元天宝遗事》中也记载:唐明皇时期,每逢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造面茧食焦饼”;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则明确记载了唐代元宵节民间“食汤丸”的情景。这里的“面茧焦饼”以及“汤丸”显然就是现在的元宵,以至于今日在我国仍有不少地区把元宵称作“汤丸”。 到了代,这种“汤丸”有了进一步发展。吕原明所著《岁时杂记》中记载,每到上元佳节,人们“煮糯为丸,糖为内,谓之圆子”;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一书也有“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 ,澄沙团子……一般糖之类”的记载,可见当时的元宵馅已经是多种多样了。而《岁时杂记》中还生动地记述了上元节前后街头巷尾出售元宵的情景:“每以竹架子出青伞,缀满梅红镂金小灯球。竹架前后,亦设灯笼,敲敲应拍……谓之打旋锣,街巷处处有之”。南宋自号平园老叟的诗人周必大还写下了《元宵煮浮团子》的诗词:“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向。汤官循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就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白色的元宵在浑浊的汤水中煮浮翻滚的情景。 到了明代,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必备食品已十分普遍,制作也更加考究和精致。清代高士奇所著《明宫史》中说元宵的做法是“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并记载说从正月初九起,北京人就开始吃元宵了。在清代,北京已出现了制作元宵的“专业户”,其中一户马姓人家做的元宵颇受欢迎,诗人孔尚任曾为此专门赋有一诗:“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且说马家滴粉好,试风灯里卖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人们也以此来欢庆团圆或怀念离别的亲人。1898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一位诗人就在元宵之夜写下了《元宵元月》一诗:“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沉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俗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内地元宵节的盛景,抒发了《马关条约》签订后对宝岛台湾沦陷异邦的思念之情。 到了民国初年,窃国大盗袁世凯当上了洪宪皇帝之后,因“元宵”与“袁消”同音,因而听到“元宵”十字就心惊肉跳,于是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把“元宵”改称“汤圆”。但他还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留下的是有人以此为题材所作的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飘;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制作元宵时,其用料更加考究。从各式各样的速冻汤圆来看,有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山楂的、三鲜的,也有各类肉馅的。而人们吃元宵也早已不限于正月十五这天了,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从超市买回而一饱口福。不过,正月十五这天,一家人围坐一起,品味着自己精心挑选来的元宵,再小酌几杯红酒,恐怕都会有另一番感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