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特别是女同胞都想青春永驻,也都想防衰抗老。因此,有不少人不惜重金使用防衰药物,参加抗老运动,这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衰抗老功效,但生活中如何做到合理、如何掌握适量,又有着很多学问。其实,我们身上有许多穴位具有养生功效,经常按摩也可收到防衰抗老的效果,既经济实惠,又简便易行,这里向大家作一简要归纳介绍,朋友们不妨一试。 【涌泉穴】又称地冲穴,位于人体足底足前部凹陷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在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肾经之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日常生活中,按摩涌泉穴俗称“搓脚心”,可以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之目的,对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下肢瘫痪、头顶痛、咽喉痛、失音、舌干、小儿惊风、癫痫、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病、精神分裂症、奔豚气等也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对治疗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病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也发现,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俗话“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取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可以收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痛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效,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直接按摩、捶打此穴,使其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对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失眠等症都有一定疗效。而艾灸足三里作为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对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预防衰老以及结核病、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民间早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其具体方法是:取艾条一根,将其点燃靠近穴位熏烤,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则固定不动,每次熏烤10-15 分钟,以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再行熏烤。 【气海穴】又称脖胦、下盲、下气海等,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之上,脐中下1.5寸之处。取位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从肚脐向下量约1.5寸处,按压有酸胀感,是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具有补气益肾、涩精固本、增强免疫、延年益寿之效,常用于调理和改善妇科及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如生理痛、子宫肌瘤、月经失调、经痛、不孕症、腹闷、腹胀、频尿、阳痿、早泄等。对于脑神经衰弱引起的神经紧张、躁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临床上的疗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针灸法,即沿此穴直刺0.5-1.0寸,使之产生酸麻之感;二是艾灸法,艾炷灸3-7分钟,艾条灸5-15分钟,温灸器灸15-3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一灸程;三是按摩法,即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也可以右掌心紧贴气海穴,按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按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100-200次,至有灼热感为止,此时会感觉到体内的气血顺畅,身体轻松。对寒性体质者来说,按摩前,最好是搓热双手再行按摩。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孕妇不要轻易按摩此穴,以防发生意外。 【百会穴】又称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巅上穴等。位于人的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位自然简单。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中,称此穴“归属督脉”,称“三阳五会”。清代针灸家叶广祚所著的《采艾编》则说:“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故治症颇多。在临床上,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可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病;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可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病;与大椎、人中、神庭、神门等穴相伍,可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症。在日常生活中,按摩此穴的保健养生方法主要有按摩、叩击、点揉等法。按摩时,需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高血压的朋友用此方法,每天坚持,可以使血压稳定并降下来;叩击时,以右手空心掌轻轻叩击,可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并使心情舒畅。当外感风寒出现头疼或休息不好、失眠引起头部胀痛时,可用此方法缓解。点揉时,则以一手的中指或食指附于穴位之上,由轻渐重地按3-5下,然后再向左、向右各旋转揉动30-50次,对预防头昏头痛、失眠、阳气不足、神经衰弱等很有益处。 【劳宫穴】最初称“五里”,后又名“掌中”,最后因“手任劳作,穴在掌心”而定名为“劳宫穴”,位于人的手掌心。限位时,人们可以握拳屈指,中指指尖处即为此穴。按摩此穴可以收到强壮心脏、清火安神、凋血润燥、通经祛湿、熄风凉血的效果,因而对心痛、心悸、癫狂、癫痫、口疮、口臭、中风、黄疸、善怒以及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神经衰弱等症具有疗效。现代常用于治疗昏迷、中暑、癔病、失眠、口腔炎等。配水沟、十宣、曲泽、委中等穴可以治疗中暑昏迷等症,配金津、玉液、内庭等穴则可治疗口疮、口臭等症。按摩时,常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各操作10分钟,每天2-3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也可借助小木棒、笔套等钝性的物体进行按摩,也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摩。如果晚上睡前按摩,可以双手想到摩擦到发热,再双手互按,可促进睡眠。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有时会因生气、暴怒或激动而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此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以很快得到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