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艺术道路没有捷径可走——访常派优秀传承人虎美玲(3)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袁爱华


 

                   从艺之初
 
         听虎美玲老师讲她的从艺之初,充满着青春的色彩。她出生在一个回族家庭,虽不富裕,但生活还算殷实。因姑姑在部队当军官,家人当时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聪慧漂亮的虎美玲长大后能参军到部队发展。可是,对戏曲有着先天热爱的虎美玲并未让别人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她从两岁半就开始跟着姥姥去戏园子听戏,她从小就有一个愿望:长大后,能像那些名角、大腕一样,站在戏台上唱一辈子戏。因为对戏曲的爱好,长大后,她报考了戏曲学校,几百人去考试,那一年,学校就录取了她一个人。这就是她的命,命中注定她要一辈子站在戏台上为大家唱戏。因为痴迷戏曲艺术,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她不管炎热的夏天还是冰冷的冬天,她都坚持练功。因为爱唱戏,她在戏曲的道路上走过了多少个严寒酷暑、春夏秋冬;因为想当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她多少次在寂寥的荒地面对河沟喊嗓子,一遍又一遍,她吚吚呀呀多少声,不厌其烦;因为她想凭自己的真才实学登上舞台,她多少次汗水湿透了衣背;因为刻苦学习,她多少次错过了和同伴玩耍的机会;因为学戏,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她最清楚。自从她走上了自己喜爱的戏曲之路,她天天勤学苦练,在外人眼里觉得唱戏是个苦差事,对爱戏的人来说,她的内心是甜美的。
 

 
        用心唱戏    用情感人
 
        采访前我反复观看了虎美玲演唱的戏曲节目视频,看《大祭桩》她饰演的黄桂英,一个对爱情忠贞不屈的“黄桂英”被她演绎的声情并茂、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她唱腔高亢激昂,嗓音宽厚嘹亮,一曲恼恨爹爹心不正……拼上命我也要上苏州城啊!唱的催人泪下,一句情真意切的唱词,唱出了黄桂英对未婚夫李郎的一片真心,她和婆婆冒着倾盆大雨匍匐而行的感人画面,扣人心弦,她在泥泞的路上,跌倒又爬起,几次三番,不折不挠,只为再看心爱的李郎一眼,她的如痴如醉,出神入化的表演,让人带到了剧情中。她把常香玉的精典剧目成功搬上屏幕,她再现了一个美丽、善良、正义、重情、果敢、主见的黄桂英的高大形象。她在演好常派的基础上加上个人嗓音圆润甜美的优势,把一个青衣形象在舞台上展现的淋漓尽致。看她和常香玉老师同台演出的《红灯记》,一个革命家庭十七年风雨历程如泣如诉的情景再现观众眼前。剧中铁梅慷慨激昂地演唱,让人荡气回肠。她让人看到了一个铁骨铮铮,爱憎分明,立场坚定的革命接班人的良好形象。她表演投入,用心融入剧情,真正做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看她主演的《新版白蛇传》让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视觉美感,又给人一种听觉上的享受,白蛇传的改编,恰似专为她量身打造的。西湖断桥偶遇才子许仙,他们一见钟情,互诉爱慕之情,她从起初相遇的喜悦欢快心情到最后的悲愤交加,她都能表演的恰到好处。她的人物表情刻画很到位,以此可见,她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她通过眉目传情,通过面部人物表情的变幻,服饰的变幻来彰显丰富的内心世界。一番眼花缭乱的甩袖工夫,让人看的如痴如醉,掌声不断,赞不绝口。
 
         她谨记常香玉恩师教诲:戏比天大
 
        采访中,虎美玲提到恩师常香玉,她说:我是从小听着高音喇叭里常香玉老师的豫剧长大的。谈起第一次见常香玉大师的那个场景,她依然按纳不住内心的那份喜悦和激动,她对恩师那份敬重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常香玉大师刚从牛棚里解放出来到她们剧团去跟大家唱戏时说的话,仿佛还是昨天的事,那是1974年在进京演出之间,常香玉大师来到郑州市豫剧团给大家一起排戏的情景。采访中虎美玲当着记者面再次重复着恩师的问候:“同志们,红灯记是你们豫剧团代表剧目,我今天来参加排练,是跟你们学习来啦!”常大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虎美玲在从艺的过程中,受老师影响,她经常对学生们说这样一句话:“我要演到老,学到老。”
她提到与常香玉大师从相遇到相识的点点滴滴,她内心一直对恩师有着深深的眷恋,离开恩师的岁月里,她一直怀念恩师,怀念与她相处的那些美好岁月。
 
        虎美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花木兰,红灯记,大祭桩保留了常派的唱法,演出中,她把桑派,常派,陈派,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了虎派特有的风格。新版白蛇传在进京演出时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她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和活力的白素贞,她饰演的白娘子给人留下了清新、靓丽、美不胜收的俊美形象,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看她的演出是一种美的享受。
 
        采访中,她自豪地说:我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证明,我不是常派的叛徒。我把《大祭桩》唱到了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2013年,我表演的大祭桩还在美国洛杉矶获得了“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戏曲电影奖”。是我,让豫剧走出了国门,推上了国际的大舞台,我通过自己精彩的演出,让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了中国的豫剧。为此,作为常派传人,我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我很自豪。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