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袁爱华

人物简介
虎美玲,回族,1946年出生,郑州市人。豫剧表演艺术家,原郑州市豫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获得主。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获“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中国剧协会员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委, 河南省文联文员,河南省剧协常务理事,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艺术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艺术成就
虎美玲12岁从艺,师从豫剧大师常香玉,系“常派”艺术的杰出传人。她主攻青衣、闺门旦,兼擅花旦、刀马,并能反串小生,戏路宽广。其扮相雍容华贵,嗓音甜美圆润,表演端庄大方。她不仅将“常派”的精髓完好地传承下来,还始终秉持着“戏比天大”的常派理念。在继承和发扬“常派”艺术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又兼收“陈、马、崔、阎各派之长,纳百溪而澄碧湖”,形成了自己委婉、清越、华贵、典雅的艺术风格,是继豫剧五大名旦之后,当代豫剧界的领军人物。其技艺娴熟,炉火纯青。
她扮相俊美,表演流畅自然,演技扎实,功底深厚,并在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均有创新。正如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97年,她在澳门演出花木兰后,马万琪先生欣然命笔题词:“挺秀中原虎美玲,艺高何待倚丹青。歌声委婉梁三日,服务人群誉自馨”。
她曾荣获中国国家最高表演艺术奖“梅花奖”,还获得全国豫剧声腔电视大赛中年组第一名,并摘取中国豫剧名旦桂冠。她的表演艺术成就,多次得到郭汉城、马少波、李紫贵、赵寻、刘厚生等名家的赞誉,她的《花木兰》和《折子戏专场》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赏。她出席了“亚州传统剧目国际研讨会”,并向各国戏剧专家展演了拿手好戏《大祭桩》,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1974年,河南省排演《红灯记》时,在挑选演员时,虎美玲被选中(饰演李铁梅)。
1981年,虎美玲正式拜常香玉为师。常香玉对虎美玲的唱腔发音、分析剧情人物等方面均进行了指导,为虎美玲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8年,在“首届全国豫剧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上,虎美玲荣获第一名。1988年,虎美玲艺术人生一个最辉煌的阶段,她连中三元,河南戏曲大赛扮演武则天,获得表演一等奖,荣获首届“香玉杯”。
1990年,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虎美玲当选。
1999年2月,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上,虎美玲进行了豫剧表演。
2005年3月,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了“豫剧流芳——虎美玲艺术生涯50周年专场晚会”,展示了豫剧表演艺术家虎美玲从艺50周年所取得的成果。
2006年9月,郑州市豫剧院大型新编历史剧《凤山行》进京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汇报演出在郑州艺术宫上演,虎美玲饰演朴实善良的曹夫人。
2006年10月,“海峡情·2006梨园百花春”戏曲晚会举行,虎美玲和王海玲联手演出《花木兰》。
2007年8月,郑州市豫剧院青年豫团成立。郑州市豫剧院院长虎美玲与新密市豫剧团签订了“新密市豫剧团为郑州市豫剧院青年豫剧团”协议。
2007年9月,天津市举办“华夏神韵-第三届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虎美玲表演了《白蛇传》、《大祭桩》等。
2008年3月,郑州市豫剧院排演大型原创神话豫剧《美兮洛神》,虎美玲、刘晓燕、张兰珍、马刚良等担纲主演。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全国戏曲界抗震救灾义演在长安大戏院举行,虎美玲和来自各戏曲院团的老、中、青百余名演员同台演出。
2009年10月,慈善功夫之夜暨电影《功夫爹》首映庆典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虎美玲等文艺界和慈善界人士出席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