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和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问题,一切金融交易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对矛盾展开的:所有的投资者都在梦寐以求追求着更高的收益,同时尽量减少风险,而金融学家们则在精心研究着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均衡”关系,忙碌着建立各种“适配”模型。 围绕着风险与收益的矛盾关系,专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假设,其中包括“风险偏好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假定是:尽管不同的人有着迥异的风险态度和风险偏好,但是,人类的风险偏好具有某些共同性,这些共同性决定了投资者在风险决策中具有某些相似的行为特征,但这些决策行为并不都是理性的,经常会导致决策偏差。行为金融学奠基人、以色列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尔斯基( Tversky)设计过一项实验,用以揭示人们风险偏好的规律。实验包含两组选择: 第一组:在A、B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A.确定可以赢得1000元; B.赢输各有50:50的机会,赢了得到3000元,输了得到0元。 第二组:在A、B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A.确定亏损1000元; B.输赢各有50:50的机会,输了亏损3000元,赢了亏损0元。 实验结果显示,在第一组中,多数人选择A,即在确定性赢利与不确定性赢利之间偏好确定性赢利的选项;在第二组中,多数人选择B,即在确定性亏损与不确定性亏损之间偏好不确定性亏损。这种情况表明:在赢利情况下,人们厌恶风险,在亏损情况下,人们喜好风险。很显然,这种风险决策行为并非完全是理性的,而是受到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 而我们在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不同的风险偏好确实带来不同的风险决策行为,同时,不同的风险偏好之下所形成的风险预期压力本身,也正是产生真实风险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不同的风险预期压力之下,交易者与市场的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交易人格”,包括“自由交易者”、“限定交易者”和“赌徒式交易者”。这些不同类型的“交易人格”的风险决策行为存在显著差别。 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起。一个“征战”股市多年的股民,讲述过他的炒股经历:每当他持仓较轻(30%以下)的时候,操作中的胜率非常高,几乎每次都能盈利,但由于投入并 不是太多,盈利的总量并不可观。这个股民就想:既然我操作成功率这么高,为什么不增加投入呢?如果加大仓位2倍、3倍,盈利不是可以同样提高2倍、3倍吗?可是,每次当他这样做的时候,每次当他满仓或接近满仓操作的时候,最后总是大败而归,常常不得不割肉出局! 他反复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加大了仓位、加大了投资杠杆率,结果总是失败?是什么力量导致两种投资风格最后的结果出现如此之大的反差?这位老股民的感慨是:“魔鬼藏在仓位里!” 行为金融学分析表明,随着投资杠杆(仓位)的加大,投资的风险压力随之增大,投资者眼中的投资品种(股票)在价格浮动上失去了灵活性,本来让投资者乐于接受的变化(任意向上或向下)空间收窄,也就是说,投资品种的开放性被堵塞了,变得刻板僵硬。 这个时候,投资者与市场的关系、投资者的投资人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来,市场是他的朋友,是他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稳定而融洽。他是一个稳定、灵活、自由、快乐的投资者,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他都进退自如:股票涨了,他因为可以直接获利而高兴;股票跌了,他因为可以低位补仓、扩大战果而高兴。他可以从容地、“如其所是”地跟着市场相进退,睡得着觉、吃得下饭,泰然处之。但是,当股民高仓位或满仓操作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市场变成了赌局,与他的关系变得刻板、紧张、不友善,甚至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他的“交易人格”也变成了一个“单相思狂”、“交易暴君”、“金融法西斯”,他开始对市场发狠,一厢情愿地想让市场听他的,“要求”市场怎么样怎么样,企图“征服”市场,否则就气急败坏;在市场不如意的时候,他开始厌倦市场、诅咒市场,觉得市场对他是一个折磨,希望快速出局,快速离开它。 这个时候,作为交易者,他的市场判断力、他的操作韧性和整体心理能量在快速降低,发生了三种显著变化:(1)他是市场信息的偏执的“过滤者”,他会有意遗漏、回避某些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可能会让他不愉快甚至恐惧;他会选择与他的预期相符合的信息,并倾向于夸大这些信息;(2)正因为偏执,他不再“如其所是”(实事求是),而变成了“如其所愿”(一厢情愿),他变成了“市场盲者”,看不见市场的真实状况;(3)他是一个厌倦者、狂躁者,他在操作上是急躁的、鲁莽的,特别缺乏耐心,往往在困难的时候等不到市场的反转,很轻率地割肉出局,因为割肉的阵痛胜过重压之下的长期煎熬,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这就是“魔鬼藏在仓位里”的秘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压力会改变他们的“交易人格”。 我们认为,因风险承受压力的大小和对市场关系的变化,可能存在三种比较典型的“交易人格”: 第一种,“自由交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