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朋友圈流传说,有干部表态说养懒了贫困户,说为什么自己辛苦为贫困户拉项目、办好事,贫困户却不领情,不奋进,苗子不种,房子不盖,思想上很苦恼。我想这除了贫困户自身原因外,还与干部没有真正深入贫困户,未换位思考也极大的关系。
在扶贫工作中,有的干部自己觉得高人一等,说话办事存在优越感,对扶贫对象不亲切;送慰问金要照相、进贫困户家中要照相,好像是施舍,“嗟来之食”,起码的尊重,人格上的平等没有,让贫困户心中很不舒坦。 在扶贫工作中,有的干部牢骚满腹,颐指气使,不是责怪这个表册没有填好;就是责怪那个没有及时拿来户口簿登记家庭收入情况,……让贫困户刚说得到口上,就要立即完成。 在扶贫工作中,有的干部自己作了贫苦户的主,没有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劳动能力的,安排种植茶叶;项目接二连三地来,正在异地移民搬迁、住房改造的贫困户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劳力去发展核桃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国家下拨的产业发展基金使用出现浪费,不想进入合作社的要纳入合作社管理…… 人们大多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甚至形成了思维定势。在强势、弱势群体之间,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扶贫工作中,干部理所当然的强势,为人办事常常会忘记贫困户还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小算盘”,自然会出现好事没有办好的情况。 当然,换位思考不光是要干部站在贫困户的立场上思考;也应当教育、引导贫困户站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干部总体规划上进行思考,这就需要干部情感贴近,把思想工作做细、做实,避免出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事情发生。 换位思考不仅是一种工作要求,一种政治素养,更是群众路线的一种体现。只有参与精准扶贫的干部多换位思考,想贫困户所想,急其所急,将心比心,从基层实际角度、多从贫困户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让好的“项目”更精准地对接贫困户发展所需、所盼、所向,才不会出现“干部努力干,群众坐着看”的现象,才不会再有“养懒了贫困户”的新闻在网络上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