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公安局通报,王某(女,61岁)、黄某(女,65岁)因编造并发布某糕点店所售蛋糕使用“棉花肉松”视频,公安部门依法对两人行政拘留五日。22日上午,二人联想到之前看到的“棉花肉松”视频,便把购买的蛋糕放入盆中,加水搅碎把杂质取出来,剩下棉絮状纤维。二人录制视频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宣称蛋糕上的肉松是棉花,引发多名群众与该糕点店发生消费纠纷,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经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验,肉松蛋糕未检验出棉花基因。(据5月31日新华社) “棉花肉松”是最近广泛流传的食品谣言,相关视频版本众多,涉及地点也遍布多个省市,由于“棉花肉松”的噱头十足,容易令部分缺乏科学素养的人相信,因此吸引到很多人观看、传播,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非常大。从各地警方的反应来看,均在第一时间进行打击,查获始作俑者予以行政拘留,并公开进行辟谣,尽量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而青岛两位大妈模仿他人,将自己购买的蛋糕制作成“棉花肉松”视频,并在微信朋友圈上散发,此举不管是出于恶搞,还是故意损害商家形象,都已然涉嫌造谣、传谣,被依法处置实属活该。不过,她们的行为不仅引发部分 民众的恐慌情绪,诱发社会消费纠纷事件,亦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给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显然,仅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对她们的影响并不大,难以起到告诫他人的效果,凸显造谣、传谣的违法成本太低,应在司法惩戒之外,再叠加上经济处罚、经济赔偿等手段,让造谣、传谣者感到肉疼,才可有效遏 制食品谣言。比如,在该起“棉花肉松”案里,涉事蛋糕店开张才二十多天,就受到谣言攻击,如果不是警察及时查获造谣者并澄清真相的话,恐怕该商家就会因此倒闭而成为“棉花肉松”谣言的牺牲品。 在以往发生的食品谣言事件里,均给商家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商誉损失,甚至于威胁到商家,乃至于行业的生存发展。比如轰动一时的“塑料紫菜”谣言事件,导致大批紫菜从商场下架、退货,全行业经济损失超过亿元,一时间整个紫菜产业都面临谣言危机,多个厂家濒临倒闭风险。由此可见,食品谣言给商家和社会带来现实的经济损失,不管幕后黑手的目的如何,都不宜轻易放过,应加大违法成本,让造谣者、传谣者付出沉重的法律和经济代价。 目前我国民众整体科学素养较低,普遍缺乏科学逻辑思维,容易盲听盲信,加之我国食品安全环境不佳,亦给食品谣言提供了滋长的温床。显然,不仅要加强科普宣传,也要运用好法律、经济手段,让违法者承担应有代价,方可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以遏制食品谣言的泛滥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