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需从婴儿做起
来源:新豫网 作者:汤明建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5-02
摘要:随着发展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进展,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今后发展趋向将集中于预防。照管者与婴儿之间的关系,对婴儿的健康发展和疾病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发展起婴儿精神病学这一新兴学科。 人类刚出生时,较之其他多数哺乳类动物幼仔更为无能,但从长期
随着发展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进展,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今后发展趋向将集中于预防。照管者与婴儿之间的关系,对婴儿的健康发展和疾病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发展起婴儿精神病学这一新兴学科。
人类刚出生时,较之其他多数哺乳类动物幼仔更为无能,但从长期成熟过程来说,则人类婴儿具有更大学习和与人交往的潜能。这种学习潜能基于生物学遗传力,包括基本气质特征,然而环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婴儿在天赋才能与环境影响相互作用中发育,而最终决定成人结局。
在儿童发育研究中,西方学者特别强调婴儿期的重要性。与以往人们的想象相反,婴儿出生就具有感知、动作适应和与周围人(首先是母亲)进行交往的能力。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感性联结,被认为对双方都是殊关重要的。通过这一生物行为机制,推动了母亲继续不断照顾婴儿广泛的需要,婴儿则对照管者(常是母亲)产生以亲爱和信任为基础的依恋关系,这种对母亲稳固的依恋关系,成为促进成长中的婴儿进一步发展自主性和安全感,进而敢于探索外部世界。现今认为:婴儿及早对最接近环境中的主要人物发展牢固的情感依恋和信任感,是儿童心理社会健康发育的重要保证。这一观念已经应用于心理卫生、儿童心理学、儿童保健和家庭教育之中。早期依恋关系和信任感的能否建立,其影响是深远的。成人后对他们与别人能否建立亲密关系,以至对自己的子女能否尽父母的责任及采取措施的适度、强度和性质如何,无不受其影响。
婴儿早期出现的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消瘦和反复感染(如中耳炎)等往往出于母爱的丧失;这也是儿童胆小害怕、呆板迟纯、不与人交往,以至成为一些精神疾病的根源。也有部分儿童,出于对母爱丧失的反抗,因而引起对周围人的敌对情绪,出现攻击和破坏等行为。现今,西方国家的离婚率和不合法生育率激增,结果使大量儿童生活在破裂家庭或单亲家庭里。这些国家少年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追根求源,与他们自小在不利的社会条件下养育、缺乏母爱和未建立起情感依恋关系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婴儿与照管人早期的相互交往及作用,对婴儿心理社会发育和心理键康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且将涉及成人后的结局。心理卫生应从婴儿做起这一理论,目前已得到科学的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