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汝州丝绸销西域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樊忠义 郭云洁

       汝州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的主要产地和丝绸之路的主要供货地之一。
  大约八千年前,伏羲、女娲来到中原。他们通过观天象察地理,发现汝水北岸特别是大峪地区,群山围湖,适合渔猎,他们率族来到这里,除了画八卦、制甲历、造六书、制嫁娶外,还教民造屋养畜,发明渔猎工具,并利用山中柞栗、栎、桑俱多的特点,试行养蚕。《皇图要览》说:“伏羲化蚕为丝。”《纲鉴易知录》称:“伏羲化桑为惠帛。”河南省博物院许顺湛先生等,近年在省《炎黄天地》、《炎黄文化》等刊物上多次强调,伏羲女娲时期已开始养蚕缫丝。如今,汝州大峪镇天熊山上,还保留着女娲养蚕的传说和遗迹。
   后来,伏羲在黄淮平原再创基地,把妹妹女娲封于汝水北岸治理天下。先秦时期的史书《世本·氏姓篇》记:“女氏,天皇封娣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史称女娲在汝之北,颍之南治天下约一百三十年。继有柏皇氏、大庭氏、中央氏、栗陆氏等十几代,女娲族一直延续约两千年。汝北成为女娲族及其后裔养蚕、渔猎,初始农耕的太平盛世。  
          大约四千七百年前,有熊氏部落首领黄帝与妻子嫘祖因敬慕羲娲初祖在汝北的创业精神,也到汝水北岸女娲封地进行创业。他们继承发扬女娲开创的养蚕之业,使之日益完善和成熟。嫘祖教人养蚕制衣传于中原,改善人们的衣着条件。嫘祖也成了后人敬奉的“蚕神”。后人为纪念有熊氏部落和黄帝夫妻,把这里的山川叫天熊山、大熊山和黄家河(今黄涧河)。如今,在汝水之北及黄涧河流域发掘的八千年前的中山寨、槐树尹、神德宫等裴李岗文化遗址,还有发掘的闫村和大张等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及洪山庙等文化遗址,再次证明了女娲封于汝水之北和有熊氏部落在此活动的史实。
  汉唐时期,丝绸成了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盛产丝绸的汝州,也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供货地之一,官府设站,民间设点,收购丝绸。当时的汝州“诸山皆养蚕,妇孺艺精通,村村有收售,户户机杼声”。在长安做官的唐代进士欧阳詹回福建泉州探亲途经汝州,看到汝州丝绸业一派兴旺景象,提笔写了《汝川行 》一诗:“汝坟春女蚕忙月,朝起采桑日西没。轻绡裙露红罗袜,半踏金梯倚枝歇,垂空玉腕若无骨,映叶朱唇似花发,相欢谁是游冶郎,蚕休不得歧路旁。”一幅汝州采桑女勤劳绰约的风姿画卷呈现在世人面前。该诗还被收入了《全唐诗》。那时,官府和商人在汝州收购的丝绸源源不断送上丝绸之路,大峪镇的班庄村因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期间,他的妹妹班昭,多次来到这里设点收购丝绸而得名。近查,唐宪宗时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上记有:唐朝要求洛阳、汝州、南阳、汴州、虢州、陕州等六州每年上缴的丝绸、绵绢中,对汝州的贡赋要求质量标准最靠前,足见汝州的丝绸在当时很受宫廷官员和西域人士的喜爱。

  明清时期,汝州已是遍地桑园。据明正德《汝州志》记,弘治十五年,汝州有六万八千四百口人,除桑苗圃外,成材桑达八十六万株。户均约一亩桑,人均约十株以上。年上缴三百八十五匹细绢后,其余均可上市交易。这时丝绸由手工纺织逐步转为小型机器纺织了。他们生产的丝绸除内用外还销售到阿拉伯地区的许多国家。
  1985年出版的《临汝县概况》统计,解放前,在汝州城的大街上,比较成规模的丝行、丝绸机坊有77家。徐允严在汝州城开设的“春和玉”丝绸批发店,房屋45间、人员20多名,5支快枪守店。丝绸销往江南和海外。
  1962年,临汝县(今汝州市)成立了238人组成的丝织厂,全部机械化,年产丝绸能力100万米。1998年丝织厂转为个体经营。同年,大峪镇教育办成立了丝毯厂,丝毯上织有绚丽多彩的图案,很受外商青睐。
  汝州丝绸除了外销,自产自用也相当普遍。从穿的丝绸衣衫到被面、窗帘、鞋帽、枕头、袜子及儿童的香袋和男人的旱烟袋等,都绣有各种人物鸟虫花草等图案,栩栩如生。古刹大会上,绣花手工艺品或挂或摆,成为集市上的一道风景线。由于养蚕织绸技艺娴熟,人们称汝州未出嫁的女孩叫“绣花女”,称婚后的妇女为“绣子”。
  汝州生产的丝绸类产品在国内国际一直享有很高声誉。1914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举办万国商品展,汝州参展的我国唯一的绢帘汝帖、本色山绣、山丝、山蚕茧受到世界各国的赞扬。
        为了纪念古人养蚕织丝的功绩,人们在天熊山女娲和嫘祖的养蚕坡、樊家庄、班庄等村,分别建有蚕神庙。班庄的蚕神庙解放后改为班庄学校。该校与九年前迁出后,蚕神庙坍塌严重。急需对它进行修缮和保护。(樊忠义  郭云洁)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