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汝州城位于汝河北岸的汝河冲积缓坡地带,洗耳河自北向南流经其右侧注入汝河。
据明代《正德汝州志·古迹》、清代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古籍》和清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汝州》等记载,此地最早为“周承休城”,即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十一月丁卯日诏封周天子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设立“周承休国”,“以奉周祀”。
明《正德汝州志》之《汝州之图》)
周承休城位于洗耳河(原名牛山河,大约在宋代改为洗耳河)东转流淌河段(约1.5公里长老河道,现北城门至风穴办事处)以南、望嵩路以东、城垣路以西、南火神庙街至地母庙街以北范围之内。周承休城起初为周子南君姬嘉一族居住、生活、从事祭祀工作的地方。70年后,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正月癸巳,“周子南君”更封为“周承休侯”,即周承休国正式升格为侯国。此时,周承休城已经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达到县城规格,公务机构在现党校一带,公祭坛(周太庙,明代隆庆已巳(1569年)道士王一全创建玉皇阁)在老四院南端(旧称豸绣街北),后世称为“点将台”。大约在此时,围绕这个区域建起城墙,挖掘城壕。北面和东面则沿河筑墙,牛山河(洗耳河)自然作为城壕(护城河),南城墙和城壕在汝州剧院北至玉带街一线。姬嘉墓地就设在城北牛山河(洗耳河)之外,河道向西弯环的眠弓之内(今张庄西南),后世墓地延伸至牛山河北岸(今市标以西和以南、广成路两边)。墓地南边(现市直中学一带)建有大型的姬姓宗祠,供奉周承休城姬姓列祖列宗排位。当时所建庙宇还有火神(帝)庙、地母庙(土地庙)、河神庙、城隍庙、武帝庙,等。
周承休城东城墙外的牛山河(洗耳河)向南流淌经过二里店西的玉虎桥(今无踪)东南流,在现在的汝河桥西注入汝河。牛山河(洗耳河)两岸的今张公巷和段家场一带于春秋战国时曾经是军事要塞,史称“榆关”,驻扎军队及其随军家属。这里也曾是韩国和郑国之间的东西通道。
东晋末十六国时(329年),汝州地属冉魏,将梁县(汝河南王古城)改为南汝原县,县治设在周承休城;公元494年,北魏时仍为南汝原县城;公元534年,东魏时又改为汝原县城。公元539年,北朝高齐时将汝北郡治移入而为汝北郡城,公元543年改为汝阴郡;公元613年,隋朝时改为承休县城,同时襄城郡治也驻守于此,又称襄城郡城;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由于汝河泛滥冲掉汝河南梁县城的一部分,而将梁县治和汝州治同时移入汝河北的承休县城,撤销承休县,更名为梁县,自此“承休”之名不存。由于州县同城,又称为汝州城。
唐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汝州州府机构得以扩充,州城得以扩建,即在原承休城的西边(北城门向南至仓巷街北口)建起子城,其内南段又建牙城,专以卫护节度使(军政长官兼刺史)办公处(州衙)和住宅。牙城北边规划一条东西向宽约六丈的大街(今丹阳路,明代北街)。子城的南北城墙又与梁县城(原承休城)的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城,称为罗城。子城西墙和南墙之外挖出一条宽约4米、深约6米的护城壕,向东与原乘休城壕连通,向北与牛山河(洗耳河)连通(水上漂酒店至名吃一条街北端)。这就形成了唐代的罗城。子城西墙外的城壕和向北的连接河段后来成了洗耳河的一段主河道,而向东折向南流淌的河段逐渐淤塞干涸。
罗城(包括子城)南侧的城壕至宋代已经淤平塞堵,水流漫漶,成为“龙须沟”和“臭水坑”。宋徽宗大观年间,王寀任汝州知州期间,疏浚南城壕,在现汝州影剧院前建成一个景观湖,名为“太史湖”,湖堤名为“万家堤”,子城南门前(现九龙商厦,原腾公祠)建一拱桥,名为“万红桥”。同时,将子城西城壕向南开河导水南流,形成河道。大约此时,始有“洗耳河”之名,牛山河成为历史。
汝州罗城历经唐、宋、金,沿用至元代。唐代初期,在子城南部州衙的后花园内、城隍庙南边建起了著名的望嵩楼(原大阅楼附近),在原周承休城东南部法华寺(北魏寺院)内建起宝志和尚塔(又称宝公塔、志公塔)。宋代在子城西南角(今仓巷街北口)建起关帝庙,在牙城西北角(现卫校)建起府君庙,在南城壕南岸建起儒学(又称州学,今文庙、学宫)。元代时,汝州城遭受洗劫,居民残遭杀戮或逃难深山,城内空无人烟,很多建筑及城墙自然塌圮甚至消失。望嵩楼和周太庙大致在此间失去踪影。元代忠襄王将儒学遗址改建成其家族祠堂,明初洪武年间又将祠堂改用为儒学(州学),供奉起孔子,又称文庙。明末崇祯年间,文庙破败,巡道杨嗣昌和州守林一柱将学校设立于唐宋元州衙内,清代乾隆年间,自州守宋明立开始又陆续在原州学处开建文庙和儒学,持续一百多年,边建边修边用,称为学宫。(原创)汝州城的嬗变
明朝建立,天下安定,汝州政府在原梁县城的南边(现玉带街以南、府后街以北)建起办公场所(布政使司和州衙),逃难的市民陆续回城,还从山西迁民来居,汝州城之内繁荣起来。明朝州衙门前为东西大路,经常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逐渐地在大路两边建起了各式各样的生意铺面,生意异常红火,铺面之后也建起了居家深宅大院,洗耳河与原牛山河故道之间形成一条三里长的大街。政府又围绕新形成的居民区域建起围墙,与原罗城城墙连接并修复,这就是明代洪武初年的土城墙。明献宗成化年间(1465---1478)改建成外砖内土台的城墙。汝州城周长为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六尺,阔二丈二尺,城壕深一丈八尺,阔一丈二尺,三个城门:东曰“宾阳”(后改为“仰京”)、西曰“瞻洛”、北曰“望嵩”。弘治年间同知徐衍重修城墙时,始辟南门额曰“遵汝”。四门皆筑有瓮城(亦称月城),上建重楼,东、西城楼为三楹三滴檐,南北为两滴檐。现城垣路即是原来的东城墙;洗耳路即为西城内马道,其西侧(老交通局)即为西城墙;南城墙即今二五跃进渠北岸,二五跃进渠系原来的南城壕;北城墙在今广城路南约50米处,现有北城门遗存。自唐以来,北城门位置始终未变。由于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南移,唐宋元时的城区逐渐萧条,几成废墟。至民国期间东西大街(北街,现丹阳路)仍存,而两边居户寥寥,只有街道宽敞、房舍较好的子城区域以及法行寺附近有人居住,其余地方十分荒凉,少许部分辟为农田。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在子城南门之上建起钟楼八楹,正德初年(约1508年)州守王雄将钟楼迁建于东南城墙上,建楼十四楹,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汝州知州章世麟改建于州署前,即现在的位置。
清朝仍然使用明代州衙,城墙数次整修,最后一次修整完固为清道光九年州守董大醇纠集绅商集资而修筑。通常每至夜晚,四道城门紧闭。夜行路人只得宿住城外,沿汝河许洛官道又稍靠南部,因而紧靠汝州城的东西南门又形成三关。东关街长约3里,东端建有两滴檐阁楼,名为“来青阁”(现在的东关街与东环路交接处西坡下)。西关街长约2里许,西端建有两滴檐阁楼一座,上边敬奉关云长,人称“关爷阁”。南关街约3里长,与官道相连,过往客人络绎不断,较为繁华,店铺林立,街道整齐,清同治元年筑寨,有东、西、南三面寨墙,与北面的城墙相接,有东西北寨门3个:东寨门外有玉虎桥,通往官道。西寨门榜曰“宣义”,寨门外是洗耳河,北门就是南城门。清朝初期,将子城南端的老州判署(节妇祠南,现汝州剧院北)改建成汝阳书院,将唐宋元建成儒学(州学)和节妇祠,将大街北的二程祠(现钟楼办事处院东隔壁)改建成二程书院,后改为童蒙书院。
民国年间,整个汝州城(包括三关)几乎保持原样,所谓变化的是汝州州衙改成了临汝县县衙,其中很多设施改变了用途。
如今,汝州城已经在老城之外四面扩建为原来的数倍之大。
后记:此文所记之史迹系据史料考之,限于篇幅,无遂注原文及出处,肯定带来不便,恕谅;有的借用别人已有成论,在此至诚感谢;还有据人口传以及实地考察断之,必然造成难解之惑,故时刻准备接受质疑。或作为抛砖引玉之料,或作为存疑待考之说,更期同仁鞭笞斧斫,笔者乐此淘淘,本意即此也。下附笔者手绘《汝州城嬗变图》,并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