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李升勇:走出教育改革的迷思(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最终享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是最好的教学方式。现在很多教师忽视了对生活的关注和学习,关起门来教学,读死书、死读书,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差。这里面不仅有素质教育的问题,也有教材观的问题。当我们从学生生命需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教育、回到教育的原点上反思课堂教学时,才发现我们过去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过于狭隘,甚至还有些偏颇——教材等于文本与生活的总和。文本是人类的生活、生产经验经过千百万年沉淀升华后,以某种结晶的形式显现的,是生活的一种固化的形态,比如文字、建筑、器皿、雕刻、书画、戏曲等。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生活必然是学习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学习吸纳能力,对文本的学习也就失去了相应支点。

  有人把教科书称作文本,这也是不严谨的。严格意义上讲,文本除教科书外,还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书籍、影视作品、报刊以及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课程资源。总而言之,文本包括所有人类文明成果,无论它以什么形式存在,都应看作是文本。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意志,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现实是很多学科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却是教科书,而不是国家课程标准。美国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教师的教学依据就是课程标准。在中国,不仅普通教师教学的依据不是课程标准,就连很多名师公开课的教学依据也多是课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测的依据也不是国家课程标准,结果导致教科书代替了课程标准,成为教学的主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名存实亡。当教学的基础和支点错了的时候,手段与方法的改变也就失去了意义。

 

  课程·课堂·课业

  美国学者罗纳德说:“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帮助支持下,获得知识方法、优化思维、发展技能、转化态度、形成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内容和过程。”课程的本质是教育而非教学。课程的核心是内容和过程,内容又分正式内容和非正式内容两部分;过程也不例外,也分为正式过程和非正式过程。如此解读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的角度切入多,从教育的角度切入少;重视了教育内容,对教育过程重视不够;对正式教育内容和过程关注较多,对非正式教育内容和过程关注不够。如果目标、方向出了问题,结果还用去看吗?

  有人把校本课程界定为“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这样的概念看上去没有问题,但执行起来就会出现问题。目前,很多学校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存在偏失,大都误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工厂、农村、科技园参观等),或者是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国学课、地方特色课等)。还有的把学校开设的兴趣小组,如陶艺、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也当作校本课程。其实特色课程仅是校本课程极小的一部分。把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分割开来,简单地把特色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当作校本课程的全部,这样的理解实质上把学校课程和国家课程对立起来,校本课程开得越多越实,对国家课程冲击就越大。反过来,如果学校集中于国家课程的落实,所开设的几十种、上百种校本课程就有可能流于形式。

  其实,校本课程不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而是对国家课程的内化整合。学校课程的核心应该是国家课程校本化,而不是抛开国家课程标准,在国家地方课程之外再增设什么校本课程。

  现代教学的结构与性质是否需要改变?40分钟、一间教室还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吗?现代课堂教学的根本性目标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等“会学”的问题,还是解决学生“想学”的问题?信息时代的教学问题不再是教会、学会还是会学的问题,而是如何解决学生想学的问题。如果学生自己想学,没有知识他自己随时随地都能找到需要的知识;如果他不想学,再好的方法对他也不起任何作用。让学生学会、会学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属于教学领域的问题;让学生“想学”不是单纯的教学问题,属于教育领域的问题。所以,现代教学目标必须由教学上移到教育,把握育人之道,正确处理教书育人的关系。现代课堂性质也应随之改变,变传授为主的课堂为展示为主的课堂。

  为什么几十个教育部文件也减不下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既有家庭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也有学校课程改革问题,还有教师课堂教学效益问题,但根本问题在于国家课程的落实问题。当学校和老师都抛开“分数至上”“升学率至上”的应试倾向,社会用人机制不再停留于“文凭至上”之时,学生的课业负担才有可能真正减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