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帝后礼佛图” 为何在巩义再造?(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山是邙山余脉,叫大力山。邙山山势连绵几十里,只有这儿,黄土层下有适宜开窟造像的黄砂岩。在这儿建寺,天造地设。”王保仁道。

  巩义石窟寺,坐北朝南,从西向东依次排开有五窟,共有造龛328个,大小佛像7743尊,各种碑刻200余块。自西向东排列约120余米,形成相对集中的石窟群落。其中绝大多数为北魏时期造像。

  跟随讲解员,我们走进第一窟。它规模最大,高约六米,四壁长宽各六米。

  窟中心有中心石柱,石柱四面开凿佛龛,窟四壁,刻有合目冥想的本尊,还有比丘、维摩诘辩经说法场面,还有千佛众听颂法音。四壁下沿,刻有各种神王和异兽。窟外壁,也刻满多种造像。

  讲解员提醒:看窟门两侧墙壁。

  午后阳光射进窟来,窟门两侧石壁耀出两团光晕,雍容华贵的帝王将相、纤巧多姿的皇后嫔妃公主,浩浩荡荡从石壁上迤逦而来。

  巩义石窟寺,共有18幅礼佛图,第一窟窟门两侧内壁,左侧是帝王礼佛图,右侧是皇后礼佛图,像连环画一样,都分上中下三层。采用高浮雕,有限空间中刻出众多人物来。

  左侧,比丘作前导,其后是头戴通天冠和冕旒的帝王,身后跟随王公大臣。右侧,比丘尼作前导,领头的是头戴莲花冠的王后,身后跟随嫔妃公主。

  每位主人两旁,都有侍从,或扶搀主人提携衣裙,或执扇掌伞,或挽袋提炉。

  冰心年轻时瞻仰云冈石窟,写道:“万亿化身,罗刻满山……后顾方作无限之留恋,前瞻又引起无量之企求。目不能注,足不能停,如偷儿骤入宝库,神魂丧失,莫知所携,事后追忆,亦如梦入天宫,醒后心自知而口不能道,此时方知文字之无用了!”

  “帝后礼佛图”前,我顿生冰心之慨。它,是需要顶礼膜拜的,是要安静凝神坐下,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慢慢入眼入心体会的。

  礼佛图中,有夸张身高对比,帝王个头最高,侍从最多。大臣越来越低侍从越来越少,高低错落有致。礼佛者服饰的裙线、衣带似在迎风飘动,画面颇具动感。

  雕像上,还残留红黄蓝黑等色,1500余年前彩绘上去的。

  我注意到,全列佛像向窟门方向前进,但王后队伍中有几个侍女是反身的。“反身者都有原因,你看她是回身搀扶主人的,她是侧身提着东西的。”讲解员道。

  我注意到,皇后挺腹拱背,雍容华贵。其后嫔妃公主,头梳各种发髻,形象变得柔美。第三层年轻公主们,面容清朗如新月。

  难忘小侍女们。有个小侍女提袋,和我们现在用的单肩包是一样的。两个反身小侍女,一个年龄略长个头略高,神色沉静;另一个头梳双丫髻,十四五岁,捧炉反身向后,忍俊不禁,看到啥好玩的东西了?

  两个反身侍女前面,有打扇小侍女,饱满的脸颊,乌溜溜的黑眼珠,也是一脸笑模样儿。

  这些,是1500余年前人物吗?怎觉得,他们和我们,毫无距离呢?

  从“帝后礼佛图”,你能看到皇家的肃穆排场。

  你也能触碰到雕像的体温,他们,不是雕刻在石头上的梦,是活了1500多年的人。

  ◎为什么巩义会有“帝后礼佛图”

  洛阳龙门石窟,有“帝后礼佛图”很正常,它是北魏皇家石窟。

  巩义,为何会有?原因只有一个,它也是北魏皇家石窟。

  这,可能吗?

  陈明达,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他认为,巩义石窟寺功德主,必为北魏皇室。开凿时间,大致在517年到530年间,即北魏宣武帝到孝庄帝执政期间。

  石窟寺四窟五窟间外壁较靠上的部位,我看到一块石碑,宽三四十厘米,长五六十厘米,是《北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上书:“昔孝文帝发迹金山……电转伊瀍,云飞巩洛,爱止斯地,创建伽蓝”。

  “这,清楚说明希玄寺(即石窟寺前身)是孝文帝所建。”王保仁道。石窟寺五窟,第一至第四窟均是有中心柱的方形窟,除第二窟因石质疏松“烂尾”,每一窟内容都是精心布局。所有石窟主题围绕《法华经》展开,《法华经》,正是北魏皇室的主要信仰。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