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徐瑞鸿:像青瓷一样生活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听从一位作家朋友的建议,我来到浙江衢州。他告诉我,衢州有一位有故事的台湾人。在衢州乡下,台湾人徐瑞鸿坐在了我面前。灰色的短袖T恤,深蓝色短裤,拖鞋,满脸通红,仿佛喝了酒一样。“他不喝酒也这样。”坐在旁边的“老五”说。“老五”从宣城来,做的是书画修复和装裱。“老五”跟徐瑞鸿没血缘关系,但都姓徐,且性格相投,成为了徐家兄弟。
            “我祖父活到今天的话,已经一百多岁了。”徐瑞鸿说,“他年轻时会坐船回大陆扫墓,这是我们客家人的习惯。”徐瑞鸿是出生在台湾恒春的客家人。他所说的祖父“年轻的时候”指的是1949年之前。
            祖父在汕头下船,沿着汕头步行到潮州,在潮州坐韩江的船上溯,直到梅州蕉岭。在蕉岭打听姓徐的人家在哪里,便可以回到徐家祖堂。
           徐瑞鸿的父亲——一位台湾曾经的房地产商人——靠在椅子上,已是下午,老人有些昏沉地坐在那里,并不说话,只是听着我们交谈。
            4年前,徐瑞鸿带着他的父亲回到梅州老家,找到三座石头坟——宋末元初的坟。那里埋着徐家祖先。粗算下来,已有几百万的徐氏后代。
            “为什么要来大陆定居呢?”我问他。
            “想要一个传承啦。”徐瑞鸿说,“可是,有些失望,大陆‘文革’之后,很多东西看不到了。”
            老师
           徐瑞鸿的哥哥“老大”开车载着我在衢州的山路上行驶,直到水库边无路可走的地方。那是一片土丘上的竹林。“老大”指着竹林里的方向让我仔细看,我先是看到几片陶瓷碎片,然后,是几十片,几十万片,上百万片……这是一个巨大的陶瓷坟冢,同时也是一场盛大的陶瓷文化表演,显然,懂得来这看演出的人不多。
          许多破瓷片被认为是徐瑞鸿的“老师”。“这应该是唐代的。”徐瑞鸿拿着一个破损的物件说,“这个孔明碗呢,上面有漂亮的刻花,每次客人来,我都要介绍。孔明碗有底座,火在下面烧,冬天的时候可以保持食物的热度。你看看,这些刻花的笔力、刀法,很成熟。”
          徐瑞鸿拿起另外一块瓷片。“这是南宋龙泉的东西。南宋时,瓷器的艺术性和工艺性全部都提升起来了。因为北宋的人下来了,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要求。后来又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这群人跑去杭州帮皇帝造瓷器了。”
          当徐瑞鸿还在景德镇上的时候,每个礼拜都有人背着这些瓷器来卖。早些年,十几二十块钱就能买到,大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你看这个青瓷,胎侧的灰色是很少的。我个人最喜欢这种,不一定要是蓝色的,就是这种润泽感。事实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釉,像这个画面,对我来说它太重要了,这么优美的一朵花,它就是一件艺术品。”
          在工作室里,我看到徐瑞鸿在旋转那些泥胚,不断地修整,制作这批青瓷最后一个笔筒。分寸在毫厘之间,似乎很难把握,而整体的美感,全靠经验。他这样做已有二十多个年头。
           他年少时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的学生,教过他的老师有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瓷器专家刘良佑。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历朝历代的人,随着需要,会生出很多想法?我们以前认为天下是我们的,到后来发现不是。而现在,忽然又成为地球村了。以前到西方去,坐船都要3个月,现在半天就到了。在地球村里,已经不允许我们固步自封了,我们需要表演,但比较麻烦的是,我们现在没有东西可以演。”徐瑞鸿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