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辅助用药清理风暴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当护士将输液针刺入静脉,85岁的父亲略微皱了皱眉,江西人陈桦(化名)心里隐隐作痛,不过她安慰自己:父亲的病会好起来的。
       这是江西省某三甲医院,陈桦的父亲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来此就诊。检查结果出来了:父亲还同时伴有腔隙性脑梗塞、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多种老年病。医生共开了7种药——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依达拉奉、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丹参多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喜炎平和复合辅酶。
       陈桦不懂药,向药师朋友咨询,却得到了近乎一致的答复:“这位医生真敢开药啊!”
       上述7种药品中,5种被认定为“辅助用药”。其中,注射用复合辅酶老年用药,提示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依达拉奉说明书更是明确提示高龄患者慎用。
       “几种改善微循环和神经症状的辅助药物联合使用,是否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医生真的做足功课了吗?”一位临床药师质疑。
       辅助用药,这个略显生僻的名词到底是什么?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干荣富寻遍相关文件,发现国内对此并无官方定义,决定权全在医院。例如免疫调节药胸腺肽,在上海的区级医院属于辅助用药,在肿瘤医院却属于治疗性药物。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的解释,也颇为模糊——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作用”或“疾病和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物。
       由于治疗病种多、适用科室广、用量奇高,辅助用药在国内被戏称为“万能神药”。神药之“神”,就在于似乎“什么病都能治”。
       不过,“万能神药”的寒冬正悄然来临。2016年7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管理的通知》,列出了第一批50个重点管理辅助用药目录。而此前一年,包括北京、云南、安徽在内的多个省份都公布了辅助用药目录、重点药品监控目录,以杜绝不合理用药、减轻医保支付压力。
       目前看来,整肃辅助用药的“战役”尚没有结束的日程表。令医院和企业头疼的事情,似乎才刚刚开始。
 
       “吃不死人”的“万金油”
 
       虽然此前已有多个省市陆续出台了辅助用药管控政策,但此番内蒙古50个品种目录的出台,还是被视为“一记重锤”。
       “相比其他地方更严苛、更细化。”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记者。
       参照“限抗令”的做法,内蒙古卫计委将开药权限与医生级别挂钩,禁止越权开药——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拥有“重点监控类”辅助用药处方权;高级任职资格的医师,则拥有“限制使用类”辅助用药处方权。
       与此同时,内蒙古卫计委还对辅助用药进行动态调整。若“重点监控类”辅助用药连续三个月进入机构消耗金额前20位,且第三个月用药不适宜率仍然超过10%,将被调整为“限制使用类”;属于“限制使用类”的,立即停止使用,本年度内不得恢复使用。
       不过,用行政力量管控辅助用药,还是招致了争议。“谁主谁辅的问题都难以说清,又怎么能说谁优谁劣呢?”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爱勤发表文章质疑。
       上海某三甲医院药剂师告诉记者,在各省市的辅助用药名单中,的确有临床上常用的特殊用途药物——奥美拉唑常在胃部手术后用于抑制胃酸分泌,血必净注射液用于止血“还是蛮给力的”。
       但是,辅助用药究竟有多大效果,就连业内人士也说不清。前不久,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博士管晓东曾听人说起,一种德国进口的维生素类营养补充剂,用量最大的竟然是骨科医院。“说它没效果吧,骨科医生觉得它有助于恢复;但查遍各国的治疗指南,这种药都不是推荐用药。”
       “辅助用药也是药,既然通过了上市审批,多少会有一定效果。它的最大问题,在于治疗环节的滥用。”管晓东说,纯治疗性药物过量使用会产生毒副作用,医生不敢贸然多开。而辅助用药增加一两倍剂量,“吃不死人”。
       这样的“万金油”,自然成了大处方的首选药。在一些医院,辅助用药占医院用药的比例高达60%-70%,在销量前十的榜单中也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超剂量、超适应证使用也并不少见。
       原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何洪静,曾见过一位车祸后因手指皮肤缺血性坏死而截指的30岁患者。他诧异地发现,医生竟然使用了一种名为“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药物,每天200毫克。而这种由猪脑提取物制成的药品,本该用于中枢神经病变和帕金森病的治疗。
        “超适应证用药不说,还超出了说明书中每天100毫克的急性期最大用量。”何洪静表示。住院期间,单这一种药,患者就花了六千多元,占药品总费用的22%。
       为公众所熟知的血栓通注射液,功能主治为活血祛淤、扩张血管,用于脑血管病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疾病,但目前却被广泛用于骨折患者的辅助治疗。
        小牛血类药品,更是常遭滥用质疑。“简单来说,这些药不能直接杀灭病毒,也不能抗炎,起到的只是辅助治疗的作用。”2015年底,有媒体曝光辅助用药的滥用问题,就曾点名小牛血类药品。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