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波顿的童话世界,将战争的鲜血淋漓的真相清晰的进行了还原,但还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 孩子们如何在残酷的世界中生存下来,才是蒂姆波顿想讲给我们听的故事。
小男孩杰克带着一双慧眼走进儿童之家:他能看到“黑暗力量”,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内心,杰克为怪孩子们带来了希望,教会孩子们利用自己的力量,不再躲藏在乌托邦之中,真正走出保护伞,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 孩子们各司其职,在最后的大战中一举歼灭了黑暗力量,为世界迎来了新的和平。
蒂姆波顿用奇幻故事讲让人失望的现实世界,但又在失望之中埋下希望。他想教会孩子的并不是世界很残酷,相反的,他想教会孩子的是:即使世界很残酷,但带着爱与希望的孩子总能改变世界。 就像《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孩子可以为威利旺卡驱散孤独。
就像《圣诞夜惊魂》里的孩子可以让万圣节重燃火光。
就像《剪刀手爱德华》里的孩子也一心一意想要用自己的力量让周围的人幸福(虽然失败了)。
事实上,这种将孩子置于残酷的世界,再利用孩子自身的力量改变世界的套路是欧美儿童文学的常见命题。 《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从小就要面对伏地魔的如影随形,《潘神的迷宫》里的孩子也要面对二战噩梦。 在这些故事里,孩子并不是圈养在青青草原上无忧无虑的小羊,他们要面对比自己强大许多的黑暗力量,这些故事从不避讳长大所带来的必然的现实的残酷。
战胜残酷是孩子们成长的必修课。 孩子们必须寻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力量去面对这个黑暗的世界,而不是依赖敌人像灰太狼一样愚蠢的错误,侥幸获得胜利。 这些内心真正的力量则往往隐藏在他们的古怪之中,“古怪”让他们拥有慧眼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的与众不同,而“特别”是他们能够战胜邪恶的自我力量。 这些故事的核心,说到底,是教会孩子认同与众不同的自己、相信与众不同的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在世界披荆斩棘、最后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比较可惜的是,相比于上个世纪90年代看着《葫芦娃》、《太阳之子》、《舒克与贝塔》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千禧年之后一茬长大的中国小孩几乎没有机会在中文读物、影像上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获得相信自己的勇气。 现在的孩子在读些什么、看些什么呢? 如今中国的儿童故事、儿童电影里几乎很少教导孩子如何战胜残酷,儿童故事里的孩子不是像《喜羊羊》一样生活在乌托邦之中,面对愚蠢的敌人沾沾自喜,就是像《熊出没》一样毫无理由的争斗打闹。
儿童故事并不应该只构建一个温暖、无忧的世界,将孩子们保护成温室的花朵,相反的,教会孩子们在风雨中前行,才是儿童故事应该完成的任务。 孩子们虽然年幼、单纯,但他们却并不懦弱和无能,他们也同样拥有勇气和力量,并能够通过自己和自己小伙伴们的努力一起改变这个世界,毕竟,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的未来。
孩子们终将独自踏上旅途 他们不应该像喜羊羊故事里的羊们一样,要么凭借小聪明取胜,要么每天好吃懒做只会拖后腿等着别人去救,他们也不应该像熊大熊二一样每天胡搅蛮缠撒泼打滚。 他们应该像《葫芦娃》一样勇敢的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世界,或者像《舒克与贝塔》一样凭借智慧和勇气战胜敌人。
让孩子们知道,尽管外面的世界很残酷,但拥有力量的你们,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才是儿童故事应该教会孩子们的事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感谢《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感谢《哈利波特》、感谢《葫芦娃》。 尽管我们已经长大,不再是会做梦的年纪,但现在了解到“我们可以改变世界”依旧不晚。 而蒂姆波顿的童话故事,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在儿提时代就找到勇气与力量的大人们来说,永远都不会过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