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岳国庆  鹿邑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新高考来了,中学应该怎么办?(2)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力 帆 胡玉婷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0-05
摘要:树本课程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将国家课程整合为三级目标,主要实施分层教学,辅以走班教学。一级目标即必修课程规定的课程目标,注重基础夯实;二级目标是在完成一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拓展提升,由学校自定

  “树本课程”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将国家课程整合为三级目标,主要实施分层教学,辅以走班教学。一级目标即必修课程规定的课程目标,注重基础夯实;二级目标是在完成一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拓展提升,由学校自定目标;三级目标是在二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拔尖培养,由学校自定目标。
  “砺新课程”即校本课程精品化。学校对原有的60多门选修课进行了重新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阶段打造学习的精品课程,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发展一项体艺爱好,形成一项兴趣特长。学校统一组织学生选课,于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采取选课走班的方式进行授课。
  “海纳课程”即社团活动课程化,旨在鼓励学生在课余的社团活动中广泛涉猎,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优势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学校的社团活动有专业化指导,而且实行学生的自主化管理,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学校要求,除初三、高三两个毕业年级之外,其余年级的学生每周安排两个下午的第四节课进行社团活动。
  “百川课程”是针对学校的“砺新人才培养计划”,在奥赛、学科夏令营、大学先修课程、学生研究性课题、艺术、运动等方面,投入优势研发力量,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
  我们有理由相信,分层、多样、优质的课程建设将会让“钱学森之问”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历史,因为新课程的教育模式给了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发展平台、专业指导,有利于学生去认识自我,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完全发展。
  转变教学方式,建设新课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近日公布,从关注知识技能的“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于人才要求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堂教学,也必须转型,不能再继续满堂灌、题海战。
  重庆十八中提出了建设“生本课堂”,让教学真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不仅仅是学习学科知识,还要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展示能力、质疑能力、辩论能力等。
  学校指导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以一堂课40分钟为例,教师讲授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15分钟,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时间不得少于25分钟),优化教学方式(探索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方式),精选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讲授式、演示法、实验法、讨论式、问题式等多种方法),改革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常态),赋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本课堂基本的课堂环节为:1.情境导学(激发兴趣,完成导学案,检查完成情况)5分钟;2.尝试汇学(学生尝试理解、解决问题,展示)10分钟;合作共学(学生互帮互助,共同理解和进步)10分钟;点拨激学(精讲点拨,开拓思路)5分钟;达标创学(检查达标情况,创生新的问题 )10分钟。
  学校要求各个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生本课堂学科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师个人依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教学风格、学术定位等,在“共性”的生本课堂的基础上,施展才华,打造个性化课堂。
  为了让教师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校对教学常规环节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纳入每月学校工作通报;开展日常随堂推门听课,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教学现状;组织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座谈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并集中反馈给教师,进行调整改进;开展全体教师的教学联评诊断活动,探索适应不同层次班级的生本课堂建设。
  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自己学习、实践和思考的基础上,写出自己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并向学校提交自己的报告,供大家学习交流。
  重庆十八中还启动了“数字化学习空间与家校互动模式探索”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建成学校的“智慧云”服务平台,与区教委“数字化教师工作坊”“数字化终身学习港”“数字化管理服务站”等平台“无缝衔接”,推动了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信息技术应用的常态化,提升了教学信息化的层次,以技术创新了课堂的形态。
  探索适应新高考的管理与教师团队建设
  重庆十八中为了适应学校发展以及课程教学的变化,在管理当中实行简政放权,进行了扁平化、精细化管理探索,践行“策必广益,行必专精”的管理理念,切实提升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逐渐形成“人人有事干,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定岗定位准确,目标责任细化,要求精益求精,考核及时严格”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
  学校深化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了低职高能高聘、高职低能低聘、设立首席教师、评选星级教师、多元评价师生、绩效多元考核等新办法;形成了“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配合区教育部门开展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教师业绩多元评价,做到了平时有记录、考核有结果、情况有反馈,注重平时与学期、过程与终结、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客观公正,让教师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新高考要求学生及早进行学习规划,增强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选择考试科目和报考专业的能力,这就给了教师的一个新挑战: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能力。
  为了适应管理和专业能力提升的要求,重庆十八中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个勤奋好学、精神振奋、团结协作、工作突出、廉洁自律的强有力的管理团队。
  学校要求管理者树立学习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勤廉意识,在管理工作中追求一流,既要立足“常态”,又要追求“常新”,更要突破“常规”。
  学校对干部学习常抓不懈,通过专题培训、影子培训、微培训、项目式培训等培训方式,有计划、定期地落实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管理干部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加强后备干部培养,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水平决定了学校课程建设、课堂建设的高度、深度和效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庆十八中系统建构教师专业提升体系,让教师有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和更可选择的成长平台。比如,坚持每月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以师德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人格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教职工热爱学校、乐于奉献的主人翁意识,践行“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教育理念。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07044号  

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