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岳国庆  鹿邑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烧饼炉,夫妻店

来源:新豫网 作者:文/陈炜图/陈更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0-16
摘要:郑州市经一路两侧的墙,都是姜黄色的。从丰产路与经一路十字路口往南走,不时会见到商户在墙面上开设的窗口。 窗口里,别有洞天。卖面条的、卖蒸馍的、卖青菜的,都是些草根百姓开的简陋小铺,买主也多是附近的居民,照面就有几分相识。眼看到饭点了,或者下

    郑州市经一路两侧的墙,都是姜黄色的。从丰产路与经一路十字路口往南走,不时会见到商户在墙面上开设的窗口。

  窗口里,别有洞天。卖面条的、卖蒸馍的、卖青菜的,都是些草根百姓开的简陋小铺,买主也多是附近的居民,照面就有几分相识。眼看到饭点了,或者下班经过时,路边停了自行车,向窗口要了新轧的面条、冒着热气的馒头,或者是一把荆芥两根黄瓜,用塑料袋兜了,回家做饭不迟。

  其中就有一个窗口,四四方方的,在道旁树荫里显得安静、温馨。不时有人来,与里面的人打声招呼,将钱放到窗台的纸盒里,又在盒子里寻觅一番,给自己找零,提了店家兜好的吃食,说声“谢谢”,兀自去了。也有人从远处开车过来,说许久没吃这儿的烧饼,怪馋得慌,过来买上几个,带回家去。有时赶不巧,还会排起三五人的队伍,等上个五六分钟。

  岁月静好。这爿小店的生意不温不火,倒是顾主不断。这家店主,是一对年轻夫妇,经营着豫东名小吃——高炉烧饼。小店开张一年有余,二人分工协作,妻子擀饼裹料,丈夫粘芝麻上炉,一唱一和,有条不紊。

  那丈夫姓甘名小虎,虎年生人,今年整30岁;那妻子姓万名亚坤,属蛇,27岁。小两口育有一子,今年3岁半。

  说起人生经历,两人都有故事。小虎老家河南光山县,3岁时随父母来省城谋生,一家靠卖菜度日,免不了起早贪黑,摆摊售卖,赚个零头,全家老小也全靠这菜了。小虎成年后考上黄河科技学院,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后就业也难,送过水、卖过菜,麦当劳里当过差,终未摸着牢靠营生,直到他遇见了小万姑娘。万姑娘家乡河南宁陵县柳河镇,高中毕业后外出务工,7年前来到郑州打拼,在美容院做过美容师,在兴亚建国饭店当过服务员,中间还去过浙江慈溪,在一家电子元件厂干过计件工,也是一肚子的艰辛和苦楚。

  单说万姑娘在建国饭店当服务员时,同事中有一个要好的小姐妹。那小妹看万姑娘心地善良,容貌出众,便有心将自己的哥哥、大万姑娘3岁的甘小虎介绍给她。万姑娘见了甘哥哥,果然淳朴俊朗,一表人才,便心生好感,应承了这门亲事。

  小虎对万姑娘更是一见倾心。年轻人谈情说爱,不再赘述。不久,二人情投意合,喜结良缘,共谋创业大计。思来想去,看好了万姑娘老家的高炉烧饼,扎本不大,老少咸宜,值得一试。便都辞了工作,双双来到柳河镇,跟着娘家哥哥学起了打烧饼。

  再说那高炉烧饼,其历史悠久,竟可追溯到北宋东京汴梁城。有人考证,高炉烧饼竟是胡饼的一种,自西域传来,经不断改良,成为豫东一带百姓喜欢的美食。所谓高炉,原是吊炉,也称鸡窝炉,一口铁锅,覆以白泥糊成的半圆形穹顶,中间开一长方缺口,下面烧炭,上面贴上碗口大小的十来个烧饼。早年,吊炉烧饼常是挑担沿街叫卖之物,后来不兴走街串巷了,逐渐在当街扎摊。因炉灶植以长腿,故称高炉烧饼。那烧饼,选的是当地上好白面,经过发酵苏醒,百遍揉捏,拽剂儿擀片儿,包以秘制调料,砍花摊圆,再用糖稀单面粘上白芝麻,入炉贴烤。一袋烟工夫,烧饼出炉,真是芝麻雪白剔透,面色金黄明亮,外焦里嫩,掰开时,一股白气扑面而来,已是色、香、味俱全了。若夹入油条、馓子、凉粉之类,自是味味美妙,各有千秋。但公认与高炉烧饼绝配的,却是垛子羊肉。这也不再啰唆。

  话说夫妇二人在万姑娘哥哥的精心调教下,仨月后学成归来,在经一路相中了这间价格合适的门面房,月租1500元。说是门面,却哪里有门,只是在临街墙上开一方孔而已,其内更是逼仄黑暗,横短竖窄,纵向仅容小两口与一烧饼炉子,横着放了面案,人转身就有些困难。想那冬天还好,有炉子烘着;若到那炎夏时节,外面骄阳毒辣,屋内烟熏火烤,如入窑出砖,热浪扑面,汗流浃背,雾气就朦胧了小两口的眼镜。

  有买家看不过眼,就撺掇他俩买台空调。那妻子就笑了,说若买了空调,冬暖了夏凉了,成本却提高了,咋还赚钱养家呢?就仍坚持着,冬天穿厚点,夏天穿少些,酷夏时分,角落里摆了台摇头的电风扇,轰轰隆隆地吹来些热风,算是对得起自己了。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07044号  技术支持:摩天设计

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