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和机制创新不足。现阶段旅游景区采用的管理体制多种多样,各种管理体制和模式混乱,呈现多头管理、利益交叉的局面,管理不规范,管理漏洞多,旅游管理体制创新不够,阻碍了旅游产业发展。 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我省旅游业缺乏综合性的大型旅游企业,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还不够大,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强,亟待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 文化内涵挖掘还不够深入。对中原文化内涵挖掘得还不够深入、文化传承创新力度还不够大、还没有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服务接待的旅游基础建设还不到位。全省一体化的旅游集散地和服务站点还没有形成规模,智能化旅游导服平台还未发挥其积极作用。 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发展还不协调。我省旅游呈“内热外冷”格局,大量是出境客流,入境客流仅占总量的12%。 人才队伍很不稳定。旅游经营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从业人员的收入低,行业认同感较低,从业自豪感不强。因此,旅游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入境旅游,外语人才的不断流失导致导游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下降。 加快旅游立法步伐,推动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 完善旅游业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职能,全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布局调整,使河南旅游业在快速完成以硬件建设、数量扩充为特征的外延 发展,逐步转向以软件建设、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加强政府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职能,树立全局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谨防急功近利的开发模式。 进一步完善法规标准,形成综合协调、部门联动、分工协作、统一行动的旅游综合执法机制。 完善旅游业发展的投资和融资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政策,加大引导性财政投入,对国家和河南省投放“美丽河南”的发展资金、世行贷款资金等款 项,可优先用于文化保护、扶持发展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依法征收旅游事业发展费,按照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确定旅游项 目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积极的用地政策,保证美丽河南的旅游项目及绿化、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用地。实施简化的审批程序,开通绿色审批通道。 完善旅游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开拓河南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完善旅游设施安全保障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安全预警与风险防 范。完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公共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完善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推进更多的旅游资源优惠或免费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