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岳国庆) 2017年以来,清丰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厉打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行为,利用罂粟生长、开花、结果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毒品原植物禁种铲毒踏查活动,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全县共查处非法种植罂粟案件38起,铲除罂粟2909株,治安处罚9人,批评教育29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为加强组织领导,该局成立了禁种铲毒工作领导小组,县禁毒委常务副主任、公安局局长薛洪敏为组长,县禁毒委副主任兼县禁毒办主任、公安局副局长郝林涛为副组长、禁毒大队长和各派出所所长为成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守土有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有职责、逐级抓落实,实行县局党委成员分包乡镇,派出所民警分包村庄的工作机制,逐级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在辖区内发现种植毒品的不能及时铲除的,要逐级追究相关责任,严厉遏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活动的蔓延。 二是积极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该局充分抓住罂粟开花、结果的有利时机,深入农村、田间地头、社区、金融街、菜市场等人员密集地方广泛开展各项禁种铲毒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方式也多样化,不仅利用宣传车、宣传版面、宣传手册、宣传页等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还利用电视台播放禁毒公益广告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认识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自觉抵制毒品。为了扩大禁毒宣传范围,禁毒民警利用网络通讯设备,开通了禁毒公众号,并且印发了《河南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奖励办法》,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禁种意识,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检举揭发的活动,让禁种铲毒的法律、法规和毒品的危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全面拉网踏查,确保取得实效。该局积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全县范围内展开全方位的踏查罂粟工作,本着村不漏户,户不漏院的原则,对村民院落、果园、树林、麦田、菜地、塑料种植大棚、废弃院落进行了地毯式踏查,通过踏查处理和教育了一批种植新户、老户,起到了打击震慑和教育群众的作用。目前,此项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