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7日,笔者从镇政府驱车西行,沿着新修的柏油路——李桐路直达社旗县李店镇王庄村的艾制品加工厂,刚一到车间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近百人的加工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一边紧张地缠着艾柱,一边说说笑笑。坐在最边上一位瘦弱的中年男子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经村支书杨坤德介绍,笔者得知他叫常恒芳,今年63岁,患有长期慢性病,还有一个正上大学的女儿,是村里贫困户,艾制品加工厂建好后就安置他来上班了。常恒芳告诉笔者,在这里加工一斤艾柱可获得4元收入,一天加工10斤就是40元,另外,作为贫困户,加工一斤补助0.5元,5月份他领了1020元,孩子和他的基本生活有保障了。说着,常恒芳腼腆地笑了。像常恒芳这样,该村在此打工的贫困村民有13人。 王庄村位于李店镇西部,距离镇政府5.3公里,位置较为偏僻,进村只有一条主路。该村辖6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950户,总人口3326人。经精准识别,认定贫困户266户,贫困人口901人。 笔者从艾制品加工厂出来,到王庄村原来较贫困的常杰学家。见到笔者一行到来,58岁的常杰学高兴地说道:“我这‘贫困户’的帽子要彻底摘下了。”一边说着一边拉着笔者往屋里坐。曾经是村里因学致穷的贫困户,如今,在县、镇、村的帮扶下,多年破败的老屋改造整修一新,闺女也在帮扶下即将完成大学学业并通过了招聘考试,在南方一家薪酬福利不错的国企已经签约。现在常杰学脱贫有望。 贫困户杨民生夫妻两人身体不好,儿子今年大学毕业。驻村第一书记与杨民生儿子联系,跟踪了解贫困生助学资金落实情况。从电话中得知,学校已为他的儿子落实了每年5000元的特困助学补助,现在企业实习每月能挣4000元。杨民生听后感动不已,连声道谢。 为王庄村的贫困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对全村困境儿童、空巢老人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摸底调查,积极对接政策,给予帮扶对象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怀;联系南阳市疾控中心开展“代理妈妈”送温暖活动,结对3户困难家庭,为上小学的孩子每月资助200元直至大学毕业,并为王庄村小学的孩子送去价值4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市疾控中心、县林业局帮扶驻村以来,党建帮扶、资金帮扶、物质帮扶、精神帮扶、科技帮扶、文化帮扶、教育帮扶多管齐下,确保王庄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今日的王庄村,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及艾制品加工为主的引资项目的投产,解决部分贫困户和周边12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王庄村有13户贫困户在艾制品加工厂打工,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杨坤德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党员(人大代表)+合作社+贫困户+金融”的产业扶贫模式,村支部牵头成立的中药材(艾草)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长期用工合同,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努力下,整修通村公路4.5公里,整修村内道路3.4公里,修建应急抗旱井12眼,架桥11座;对3200余亩土地进行高标准粮田改造;对46名群众进行了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22名符合条件的学生享受到“雨露计划”的教育补助,通过项目支持该村合作社购置加工生产设备、农业生产机械、冷库制冷设备等;落实光伏发电项目、危房改造、“粮油倍增”项目和农综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现如今,王庄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这个以往偏居一隅、没有产业优势的贫困村庄,通过“党员(人大代表)+合作社+贫困户+金融”的产业扶贫模式,发展艾产品加工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实现群众稳定脱贫,正在脱贫路上一路疾行。(常杰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