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芳 我叫刘芳芳,2017年有幸成为数百万扶贫工作者中的一员。这期间,我充分体会到了健康扶贫工作的不容易,也目睹了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迹,这些扶贫经历是难忘岁月,更是人生中的珍贵经历和宝贵财富,时刻震撼着我的心灵。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助力脱贫攻坚,使贫困户患者能及时享受健康扶贫政策,2018年6月,我市卫计委、医保中心联合市直医院深入贫困村,开展贫困群众慢性病进村入户鉴定工作。我有幸参与了此项工作,真正体会到了山区生活的不易,以及山区扶贫工作的艰辛。
在开往贫困村的崎岖山路上,一路颠簸的使人呕吐,有些路段因山体滑坡,道路阻断,工作队成员只能弃车步行并抱着相关检验设备进村。当时正值炎热酷暑,但为了能更好更快地为贫困患者服务,工作队员们顾不上休息,一边啃方便面充饥一边赶路。他们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让我为之震撼。 2019年9月,大峪镇雷泉村贫困户李某,在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直肠癌,需手术治疗,费用大概需万余元。李某因患有残疾,无妻无子,且母亲患有长期慢性病,家里的医疗开支像一座大山压的全家喘不过气来。胃肠肛肠科主任张五德得知李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后,耐心地为李某讲解扶贫政策,李某听后打消了顾虑,很快接受了治疗。李某母亲回忆过往的困苦和心酸时,用微颤的声音诉说着这些年因经济拮据所引起的种种无奈,但当听到建档立卡的事后,她的表情变得兴奋起来,话语中充满对生活的希望:“谢谢你们,如果没有健康扶贫政策,或许我的儿子也活不到现在,如今我有养老保险,家里有各种补贴,有人上门送医送药,有国家帮着,好得很!”说完她的眼眶里充满了泪水,但泪光中闪烁着对健康扶贫政策的感恩。 2020年5月,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一名寄料镇贫困户患者田某,入院时病人和家属除了诉说乳房不适,其他都不愿多说。王志军主任和李向东大夫来查房时,田某丈夫带着怀疑的语气问道:“俺媳妇得的是啥病?你们医院能治好吗?这要花多少钱啊?” 王主任听出来家属的顾虑,和声说道:“别着急,我们会尽力为你媳妇治疗的,现在技术都很先进,国家扶贫政策又很好,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严重,你们就安心住下吧!”田某手术经病理检测为乳腺纤维瘤,只需切除肿块,乳腺腺体保留,乳房外形不变。在田某术后恢复期内,看望和谈心成了王主任的另一项工作。每天查房的时候,王主任和李大夫都会在田某的病床前多停留几分钟,细心地询问恢复情况,通过谈心鼓励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希望。今年8月,得知李向东大夫要为田某入户复诊,我们便与他一同来到了田某的家中。在谈话中,谭某话语中透漏着对以前事情的歉意和对现在生活的满意:“我真是太糊涂了,刚到医院的时候不相信医生,可你们全程照顾关心着我们,不仅扶贫政策好,你们的技术和人更好,太感谢你们了。我现在骑着三轮车带着她花海、九峰山都去转转看看,大队还给我们找了活干,摘点野菊花挣点零花钱,日子美着嘞。” 像这样的感人事迹比比皆是,患者的信任和赞扬让我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方式有了新的看法和理解,再一次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决心要充分发挥一名基层扶贫通讯员应有的作用,做一个生活、工作中的有心人,与一线的扶贫工作者们合力,助力我国全面脱贫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