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晓廷)“原来住在山窝窝,一下雨睡不着觉,现在搬到小区,地平、路好、房子亮,离街近,娃娃上学可方便了,有了头疼脑热,一转身就到医院,想想都忍不住笑了!”白果村江聪仓喜滋滋地说。 白果村位于伏牛山北麓军马河镇北十公里处,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93户719 人,分布在一沟一川两坡。2008年位于坡上的郭曼和北沟组出现耕地裂缝山体滑坡迹象,易引发地质灾害,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非常不利 于村民脱贫致富。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西峡县军马河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扶贫移民项目,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自2006年开始,白果村经过3批次大规模的移民搬迁,85%以上的村民搬出了山沟沟,实现了小区幸福生活。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民生和民心工程,涉及层面广、矛盾多,想群众搬得舒心,一定要做细做实前期动员工作。白果村支书郭显敏同志看在眼中、急在心头,在村、组层层召开宣传动员会,不厌其烦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畅谈,让群众认识到生态移民的意义,耐心讲解移民政策和补贴标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该村把移民搬迁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紧密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一步到位,筑巢引凤,把实惠亮在群众的眼前。最终第一批21户高高兴兴地搬入新家,郭显敏同志看到搬迁户满意的微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第二批他又组织群众代表到外地考察和参观,促使群众的观念转变,变被动搬迁为主动搬迁,成就生态移民新村的梦想。目前,白果村三分之二的村民搬迁至集镇生活小区,环境美了,人们生活也变好了。 为了帮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村按照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三不变、三提高”措施加以扶持,给移民群众一颗“定心丸”。“三不变”即搬迁群众的林权不变、责任田不变、享受惠农奖励补助政策不变;“三提高”即:提高搬迁群众的产业支撑能力、提高群众的自富能力、提高政策扶贫的支持力度。在产业扶持上,该村抓好三大支柱产业:一是持续扩大山茱萸基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已建成果漫、两坡基地超过2000亩,山茱萸映红群众的脸,户均可增收近8000元。二是先后建成军马河村南头组、大河岗村锅炉组、白果村白果组三处水、电、路配套完善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免费让移民菇农入住,人均种植袋料香菇在1000袋以上,户均收入可达10000余元。三是扶持和发展苗木基地。在郭曼、北沟、回龙湾三个组搬迁后已形成的空心村,利用拆除的宅基地、房前屋后、滑坡地带、生态脆弱地带发展苗木基地超1000亩,既保护生态,又增加收入。此外,在提高群众的自富能力上,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对搬迁群众的技能培训、家门口香菇车间就业引导、小额贷款扶持、特殊困难群体保险救济等方面综合施策,促进富民落地开花。 “当时还有点不情愿,多亏干部做工作。现在想想真傻,环境美了,收入一个劲增,都是搬迁带来的福,多美事呀!”移民户张小红按不住喜悦地说。 西峡县军马河镇易地搬迁安置点涉及6个贫困村69户贫困户159人。搬迁户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群众顺利融入新居住地,周围有医院、学校、超市、香菇基地等,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搬迁带来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