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接到福建1000件风衣加工订单,我们正在组织技术骨干加班加点制作样品,争取一次试制成功,为厂里争取更多订单。” 8月26日上午,在汝州市夏店镇河口村特色扶贫产业基地车间里,陈武玲一边和工人赶制样品,一边和前来检查防汛和疫情防控工作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长王向峰、村支部书记平愿党交谈。
河口村位于汝州市西北部最高峰禹王山下,全村有271户1079人,曾是个贫困村,汝州市地矿局为驻村帮扶单位。为发展产业增收,2018年12月,夏店镇河口村特色扶贫产业基地引进了陈武玲的服装加工项目。
今年44岁的陈武玲是汝州市汝南办事处人,她18岁到广州市服装行业务工打拼,从车位、样衣、样板、打板、设计一步步走来,成为服装制作的行家里手,曾主持过香港鳄鱼牌、深圳伊尔佩思牌、广州依慕姿等知名品牌的设计与开发。2018年底,陈武玲返乡创业,她与夏店镇河口村签订了合同,在河口村扶贫产业基地办起了服装加工厂,利用河口村劳动力充足、有扶贫车间和优惠的扶贫政策,筹资50余万元购置了80余台服装加工机器,开始了创业之路,在自己创收的同时,带动河口村30余户贫困户实现了务工增收,实现了致富梦。2020年车间生产校服和工装6万余套,产值达60万元以上,群众务工实现增收40余万元。今年以来,该车间又生产加工出校服和工装3万余套。
工厂开在村头,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增收。夏店镇和河口村一开始就努力把好事办好。因实行计件工资,刚开始因技术不熟练,群众务工积极性不高。为了给群众打气,驻村工作队长王向峰和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平愿党多次走村入户,向群众讲道理,要求群众坚持务工。
“在车间务工真不赖,一天能挣100多元,还不耽误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今年42岁的周春风正在车间加工试制风衣样品。2年多来,周春风一直在河口村扶贫车间务工,从开始的每月保底工资1500元到现在的每月3000多元,年收入近4万元,她十分知足。
2019年刚开始生产时,为鼓励群众务工,陈武玲为河口村30多名务工人员发了2个月保底工资,贴进去10万多元。2020年底,河口村摘掉了贫困村帽子。看到大部分工人已成了熟练工,月均收入30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增收,陈武玲认为自己贴的值。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下一步夏店镇将进一步加大对河口村扶贫车间等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建设和谐美丽新夏店。” 夏店镇党委书记焦慧涛说。李伟恒 平党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