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前天一旱,村子里就没水,我们要挑着担子跑三个县找水吃。那时候的路也窄,都是土路,挑着担子累了,想换换肩膀都不成。"12月30日,谈起以前的吃水情况和出行问题,今年86岁的汝州市大峪镇下焦村贫困户许章贵感触颇深。 靠天吃水是汝州市下焦村民长久以来的吃水方式。大峪镇下焦村地处汝州市东部山区,位置偏远,人口居住分散,道路出行不便、吃水非常困难,再加上没有支柱产业和致富门路,群众一直处于深度贫困。 "那时候,家家户户家里都挖的有水窖,下雨天收集一些雨水存在水窖里,等雨水澄清以后,人畜吃水都用水窖水。天旱的时候,人紧巴着用,牲口只能使人使过的。"下焦村村委会副书记冯国增介绍说。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各部门、驻村工作队和各界帮扶企业在"吃水"、"修路"上下足功夫,下焦村先后实施了引水工程和生产道路整修、扩宽工程。 为解决群众的吃水难问题,先在老村子打了深水井,水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的水窖里。下焦新村易地搬迁项目建成后,又为新村建设了引水工程,在邢窑村的取水点架设了三级提灌,把清凉的地下水直接通到84户贫困村民家中,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足不出户就能用上甘甜的地下水。 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是下焦村道路最真实的写照。汝州市公路局驻村扶贫以来,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先对老村子的主干路进行了加宽硬化,还铺设了通往农田的道路和出村道,与靳马线联通为环线。现在新村的道路也实现了全部硬化,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以前别人都盼着下雨,可以收集雨水,我是害怕下雨。一下雨,院子里街上到处都是泥水,我根本出不了屋门,闷死了。"今年42岁的陈许召是下焦村的残疾贫困户,十几年前在矿山工作意外砸断胸椎,造成了下肢瘫痪。谈起现在的新居生活感叹万千。"搬到新村后,在家里烦闷了,顺着水泥路自己就可以出来转转,就是下雨也不怕了。自来水也直接通到家里,不用为吃不上水发愁,早上起来,院里就能洗脸刷牙。" 傍晚的下焦新村广场上格外热闹,新潮妇女舞步翩翩,太阳能路灯下孩子们在花间追逐嬉戏,老人们摇晃着蒲扇纳凉聊家常......李伟恒 孙民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