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精准扶贫,浚县采取五项措施,把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全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457个农村党组织实行“星级化”动态管理 实行农村党组织“星级化”动态管理,夯实精准扶贫组织基础。抓好分类定级,按照学、述、议、评、审、亮等六步工作法,对457个农村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实行“星级化”动态管理。抓好党建示范点示范引导,以评定的“五星级”党支部为主体,精心培育农村党建示范点,采取“支部+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支部+党员致富先锋+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学技术、上项目,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已培育班子好、引领发展、扶贫业绩突出的农村党建示范点59个。抓好软弱涣散党支部集中整顿,将“二星”党支部列为软弱涣散党支部重点整顿对象,并逐村建立台账和问题清单,下大气力整顿提升,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28个,为群众办实事95件。 87名干部到村任职助扶贫 实施“领头雁培育”行动,加强精准扶贫骨干队伍建设。积极在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素质提升、激励保障、监督管理、考核评价等五项机制方面探索与实践,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体系。两年来,通过内选、外聘、下派、回请等方式,选任优秀村党支部书记19名。开展专题培训,采取县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主任,乡镇培训村“两委”干部,专题开展精准扶贫培训,引导党员干部提高认识、掌握政策、明确任务,提高精准帮扶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专题培训26场次,所有村干部至少轮训一遍。开展“三带三争”活动。扎实开展以带强班子,争当优秀党组织书记;带富群众,争当红旗先锋;带树新风,争当新型农民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三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创办致富项目,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选准用好“第一书记”,完善精准扶贫帮扶机制。选派68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做到了因村选派、精准选派,全县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出台了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并逐村建立工作台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督促履职尽责、发挥作用。驻村第一书记,特别是20名驻贫困村第一书记,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申请道路建设、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项目,推进贫困村整体脱贫,已成功申请并正在实施的帮扶项目25个,涉及项目资金660万元。完善帮扶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全员分包贫困村,并整合项目资金,向第一书记所驻贫困村倾斜,助推脱贫攻坚;组织38个县直机关对口联系20个第一书记所驻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充分发挥第一书记派出单位坚强后盾作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帮扶,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60多个。 建设村级党群综合公共服务中心457个 加强党员群众“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打造精准扶贫服务平台。加大投资力度,规范村级党群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分别设置便民服务、党员活动、办公议事、教育培训、矛盾调解等5个中心,建设健身娱乐广场,着力打造党群服务平台。目前,已建设村级党群综合公共服务中心457个。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自去年以来县财政投入576万元,新建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1个;上半年,专项投资60万元,新建改建贫困村活动场所7个。提升党员群众服务水平,全面推行乡村干部“驻村联户、民事代办”工作法,镇村干部轮流值班,特别是在贫困村,干部面对面、零距离服务群众,确保扶贫政策、措施、信息“三到户”,矛盾调解和事项办理“不出村”,把党组织服务活动覆盖到每个贫困户。目前,已为群众代办代理各类事务8613项。 结成帮扶对子2869个帮困难群众解决问题4526个 完善“三项制度机制”建设,提供精准扶贫制度保障。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出台“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十必须十不准”规定和操作规范20条,科学决策村级事项;完善基层便民服务机制,加强党员群众服务平台建设,制订了服务规范“十要十不准”制度,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水平。今年5月份,集中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了农村低保专项整治,精准甄别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探索建立“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周”制度。明确每个村党支部在每月的第一周集中开展党组织活动,学习党的理论和创业技能,联系帮扶困难群众。该制度实行以来,全县参与的农村党员达1.6万人,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讨论决定村内重大事项953项,党员与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869个,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4526个。完善农村干部和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建立农村干部工作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并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9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及时发放生活补贴,有效调动村干部推进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上半年,县财政下拨村级组织经费1393.97万元,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广泛开展慰问老党员、贫困党员活动,发放慰问金2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