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孩子已经两岁半了,现在基本啥都不会说,想干什么都用手去指,但是我知道她心里啥都懂,这有问题吗?”这是我们在门诊第一次见到默默(化名)时他妈妈向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罗丹医生提出的问题,其实在儿保门诊这类问题经常会听到家长反映,甚至好多家长觉着孩子这样并不是什么问题,而把孩子不说话的原因归于“贵人语迟”或者“男孩说话就是比女孩晚”等等,儿保科罗丹医生要指出,这是不正确的看法。
针对两岁半的默默出现的问题,罗丹医生首先详细询问了默默的病史,在初步评估后给默默开了几项必要的量表检查。首先医生为默默进行了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测评(DQ),即儿童发育商筛查,通过这项检查可以了解孩子的总体发育水平及发育均衡程度,检查提示默默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及社会行为方面均为正常,但语言发育分值为55分(85为及格分),仅相当于16.5月龄水平,这是与默默实际年龄不符的,达到中度落后的程度。接着,医生又为默默进行了‹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结果提示默默的动作性课题及语言理解均为正常,但符号表达明显低于实际年龄。 两项检查结束后,默默小朋友最终的诊断也出来了,属于语言发育迟缓,而且达到了需要干预的程度。随即,医生又为默默开展了相关的干预课程。 郑州市九院儿科带课老师王楠老师通过观察默默及测评结果,为其制定了适合默默自己的课程方案。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借助游戏、运动等方式,主要以提高患儿的言语理解及表达能力、记忆、认知、思维等能力,同时提高构音器官的运动功能、发音清晰度等。语言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课上,更多的时候还需要家庭的参与,所以课后我们的王楠老师也会经常跟家长沟通来了解孩子的家庭语言环境,及时指导家长如何改善和丰富默默的语言环境,去除影响语言发展的不良因素。 上课的教室安静宽敞,充满儿童喜爱的气氛,课程轻松愉快,老师在游戏里中诱导孩子,循序渐进,孩子们易于接受,进步也突飞猛进。 当然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也离不开家长的风雨无阻,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努力让孩子尽早开口说话。 语言是人脑的高级功能,是一种社会认同的、有规则的表达观点的符合系统。语言是人类经过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产物。语言发育迟缓是2岁时最常见的发育性问题之一。临床表现最普遍的现象是开口延迟,同时语言障碍儿童有更多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研究表明,2岁时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有一半可自然转归为“正常”,目前研究发现开口迟的学龄儿童虽然在日常语言交流方面已经未有异常,但在语言、阅读、拼写等能力上与正常开口儿童仍有差异,提示获得语言功能的迟早具有长期的影响作用。 语言是先接收、理解,最后才是家长们关注的开口反馈,所以在初期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有效互动的语言环境,少提问,多描述。那么如何早发现孩子语言问题呢,家长们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进行简单的自查。 因为有了语言,人与人之间有了彼此的沟通与理解;因为有了语言,社会文明有了传播和记录;因为有了语言,世界充满了欢声与笑语。不要让老旧的观点禁锢你,发现孩子语言发育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们不以为然的态度。知识养儿,科学育儿,别让孩子的“童言无忌”迟迟不来。(罗丹 王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