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大地回暖,春风虽然暖和,却不时有寒风冷雨。乍暖还寒时候,春季养生正当时。 一、防寒保暖 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古人言“春捂秋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要着急减衣服。 春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老年人血管脆弱,血压普遍偏高,春天气温忽高忽低,对老年人来说非常危险。因为春季气温变化快,温差大,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在温暖的季节里骤然遇冷,会导致血管突然收缩痉挛,平素有冠心病的患者,血管本已部分堵塞,再一收缩,堵塞更加严重,会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塞、心绞痛。同时,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增大,还会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所以,对于平素有冠心病、高血压的人来说,春季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发生意外。 此外“形寒饮冷则伤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对于平素有咳喘、关节疼痛的人来说,春天里逐渐适应了温暖的气候,突然遇冷,机体一时应对不及,很容易诱发疾病发作,所以需要注意保暖,防范寒邪。 二、条畅情志 春季,万物复苏,经过一冬的蛰伏,万物积极努力的生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与自然相应,中医认为,春季肝主令,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春季要尽量放松心态,戒怒戒躁,保持从容平和的心态。《内经》认为春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应该“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根据经典的精神,我们对待他人,尤其是孩子,要像对待春天的树苗、或刚发芽的种子一样,精神呵护他们,多爱护、鼓励、奖赏,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不要打压他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三、调节饮食 古人认为,“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寿亲养老新书)唐代药王孙思邈也说:“春日饮食宜省酸增甘,养脾益气。”因为春季肝木主令,肝气偏旺,而酸味入肝补肝,多食酸会导致肝气更旺,容易克乘脾土,而甘甜的食物能补益脾胃,脾胃强,则不怕肝木来克。这也是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精神的延伸。所以春季饮食宜甘甜少酸。 人与自然相应,春季人体内阳气随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体内阳气开始向上向外敷布,春季多风,风为百病之始,体质过敏的人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对于那些对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等患者来说,应禁食容易诱发过敏的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猪头、鸡头、海鲜、鱼、虾、蟹之类。 四、适当锻炼 春季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气温适宜,古人于此时选自外出踏青,今称春游,大家可以选择一些户外运动,如: 散步、跑步、做操、打拳、打球、跳绳、踢毽子等活动,以活动筋骨,促进气血循环。 在动作上,宜舒展、和缓,如春风抚柳、蜻蜓点水,动作不要过快过急,幅度不宜过大,更不能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以免汗出受凉,耗伤阳气。(刘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