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年画家张富有作品赏析
张富有,1971年出生于河南鄢陵县一个普通农民家中。自幼喜爱绘画艺术,师承著名画家唐玉润先生,数十年来在书画艺术领域勤学苦练、探索求精,其作品倍受书画爱好者的追捧和赞美。 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人大书画院理事、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中原文化发展中心书画院副院长、河南书画专业委员会副院长(高级书画师)、中国书画研究院郑州分院常务理事、中国古今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河南省鑫都文化艺术教育发展研究院院士、大河书画网特聘画家等。 其作品多次在省市级书画大赛中参赛并获奖,并被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有关机构和个人收藏。作品《龙腾天下》《富贵图》《鹏程万里》《松鹰图》及传略曾被《华夏风情》《美术家》《郑州市创建文明城市书画作品集》《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界书画展精品集》《中国牡丹书画名家作品展作品集》等多家媒体刊登宣传。 2004年《牡丹图》被中国秘书科学联盟选为特邀作品赠送全国各地秘书界领导、专家。 作品涉猎广泛,写意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尤擅牡丹。其作品以厚重、大气、灵动、洒脱、栩栩如生著称。
说起认识张富有,还要从数次长城书画院的作品阅览开始,我是看着作品,慕名联系到画家本人的。走近他,交谈中得知这个面相憨厚朴实的男子还是我的老乡。
初次谋面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第一次交谈并未谈及实质要采访的内容。画者本人接人待物倒是小心谨慎,还特意邀请了一个我曾采访过的画家作陪。三言两语的交流,还未聊到冰山一角,张富有便做好了要请客吃饭的准备,在东道主一番盛情相邀下,笔者感觉恭敬不如从命,便一路跟随到了门口的家常小店就餐。简单的饭菜,一开始许是生疏,他倒不谈及他创作方面的感悟,本想看看他当众挥毫泼墨,一展书画家风采的豪迈,没曾想眼前这个看似憨厚的画家他有自己接人待物的礼节和原则底线,出于礼貌他顺手从画案上拿出一张四尺整张的牡丹递交我手中。初次会面随着午饭的结束匆匆告辞,彼此客气地道别。 数日后,我依然行进在采访的途中,不经意间接到对方的一条信息,再次相约,下周我们又有了第二次谋面的机会。这次我抽空亲临画家客厅,他礼貌地冲茶倒水,喝茶聊天中,他走上画坛的初衷和经历像山间小溪奔腾跳跃,缓缓流动,他的讲述有条不紊、娓娓道来……
忆当年爱上绘画,张富有幸福的笑容写满整个脸庞,一个几岁孩童的梦从一本小小的连环画开始萌动,青涩的梦像一颗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深深地生根发芽,梦想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田茁壮成长。面对记者的来访,他说:“喜欢上画画,真不是为了钱,因为有很多工作比画画挣钱,可我就是纯粹的喜欢,一天也无法放下手中的画笔,绘画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绘画可以让人远离世俗,沉浸其中,在艺术的海洋遨游是一种身心的享受,画画能让人驱除浮躁瞬间安静下来。”据悉,他从小学至今,从老家许昌到郑州的十几年里,他痴心不改,笔耕不辍。为了在绘画方面得到良好的造诣和提高,他访名师,拜名家,集百家之长,融绘贯通,博采众长,精益求精。最终拜于中原大名鼎鼎的大画家唐玉润先生门下,他汲取唐老师绘画的精华和灵气,在勤学苦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绘画风格。他用一片赤诚抒写心中的情怀,他把对生活的爱融入笔墨挥洒纸端,他把对艺术的专注交给了时光,他夜以继日、无怨无悔、默默无闻耕耘在艺海,他初心不改,坚守在画坛。
春夏秋冬,数九严寒,他紧握画笔,不厌其烦,在心海畅游。他把对家的眷恋,对母亲的爱,对妻子的爱,对孩子的爱放在心底最深处,他带着这份沉沉的爱屹立画案,他带着这份深沉的爱用画笔融入字里行间,抒写一个画家的情怀。
采访中得知,张富有和妻子是从小在农村老家定的娃娃亲,妻子没有读过一天书,是个地道的文盲。他来郑州求学打拼期间,有很多次结识美女的机会,他的才情得到不少女孩子的青睐和追求,在女孩爱恋的泪眼中,等到他的回答是拒绝。他的理由很简单:“我不能辜负一个少女对我的一片真心,我既然定了亲,我既然答应了人家,我就要从一而终,我就要专一,我不能让爱我的人对我失望,这是一个男人的责任。”面对张富有的妻子,她证实了这件事,她说:“我们虽然是娃娃亲,虽然是别人介绍的,自从见到他这个人的那天起,我就坚信他是个重情讲义的男人,我这辈子就认定他了。假如他是那种朝三暮四的男人,他早就把我给抛弃了,他早就该甩我八百里地了,我们也不可能一路相随,不离不弃走到今天。”
采访中,得知张富有家中有一个八十多岁高龄的老母亲,常年卧床不起,需要兄弟姐妹轮流照看,轮到他家时,他的妻子要外出打工。他在家要创作,还要负责母亲的衣食起居,吃喝拉撒,他把母亲当孩童一般照顾,每天要随时给母亲换尿不湿。做好饭,他第一碗先端给母亲,安顿好母亲,他才开始吃饭。亲临实地,亲眼目睹了张母的卧室,从跟张母面对面的交谈中,从张母安祥的面容和朴实的语言中,从他对母亲的态度中感受到张富有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不厌其烦,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地付出着他对母亲无声的爱。他把这份爱履行于生活的点滴中,他把这份爱付诸于行动中,他没有丝毫抱怨生活的不公,他没有推卸一个子女对老人应尽的责任,他做的是默默地承受生活赋予他的一切。
都说画如其人,文如其人。这话一点不假,从画中寻人,再从一个男人宽阔的胸怀去看画,那是别有一番意境。心中装满爱,心中装满责任的人,他怎么可以去画一些应景之作敷衍别人呢?面对上家求画的朋友,他都是热情接待,专心致志创作,有一点睱疵,有一点不满意的作品,他坚决杜绝出手,他不是为了挣钱而应付别人,他每幅作品都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认识了张富有的人,再次亲临其家,现场看到他俯案认真创作的情景,从书画圈三五好友嘴里又听说到有关他为人真诚实在的传闻,走近后发觉,果不其然。 走近他,感觉到他身上有一种文人墨客的傲骨,他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他不刻意迎合奉承走近讨好谁,他是凭实力,拿作品说话的人。性情中人,爱心孝心并举,在荣誉面前不骄不躁,这样的人推广给更多的人认识,又有什么不好呢? 走近老乡,宣传他的人和画对我而言似乎成了一种义务和使命。他的举动让我不由拿起手中的笔,给他点赞! (袁爱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