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换帅的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做出了“出格”之举,即将35度贵州醇提价13倍。经销商开票价由原来的17元/瓶,调整为230元/瓶。此举引发业界哗然。中低档白酒可行的涨价法则是小步快跑,5元的涨价幅度已经算是涨幅颇大。贵州醇价格暴涨13倍较难获得市场认同,已经失去了商业合理性,或许是一种炒作。(据4月17日《北京商报》)
见过白酒涨价的,却没见过一夜暴涨13倍的!这是在闹啥幺蛾子?此前35度经典装贵州醇的市场定位就是低端,零售建议价仅为35元,如今却调至280元,乃是对标中高端白酒,市场定位完全改变了。可是,该款白酒仅仅是上调价格,并未在包装、配方等方面有任何变动,连个“马甲”都不换,就空口白牙暴涨13倍,经销商和消费者会买账吗?
从业内人士的反馈信息看,都不看好此款贵州醇的涨价行为,认为是在无底线炒作,“这款产品销量很低,不是大流通产品,没有任何涨价基础。”乃是打着“暴涨”的旗号,配合换帅行为,吸引公众和舆论眼球,让消费者重新关注贵州醇品牌,以达到“事件营销”的效果,为将来的市场运作和资本运作埋下伏笔。
一款没有市场基础的老产品,单凭涨价是不可能重获新生的,毕竟我国白酒品牌众多,每个价格档次都有一大批品牌在激烈角逐。特别是低端市场,早已处于一片红海地带,无数品牌在这里厮杀,可替代性非常强,任何一个低端品牌消失,都马上会被其它品牌取代。近些年来,随着反腐败的深入开展,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周期,很多酒企日子艰难,销量下滑、持续亏损,被迫倒闭、甩卖资产。
直到去年,白酒业才走出低谷,逐步呈现复苏趋势,但也是苦乐不均,中高端品牌恢复最快,经济效益最好,低端市场仍然深陷泥沼,亏损酒企比比皆是。这是消费升级的结果,也是白酒行业进入市场淘汰期的正常现象。酒企要想扭转亏损局面,就该多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消费服务等方面入手,而非搞不靠谱的“事件营销”,虽然“价格暴涨13倍”能够吸引眼球,却无助于品牌的建设,反而会令消费者产生厌恶情绪,认为酒企是把消费者当傻子看。
此事也暴露出部分酒企存在的管理短板,依然在延续以往的营销炒作道路,忽视了品牌经营长期战略,需要抛弃浮躁、短视的心态,耗费心血和诚信去赢得市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白酒价格暴涨13倍,闹啥幺蛾子?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