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豫网

纸上的爱情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若荷

  光阴荏苒,转眼又到了新春佳节,市面上到处摆满了大红的剪纸,清早或傍晚,下班的路上,就有买剪纸的人从你身边匆匆而过。各种花样或简或繁,鲜艳夺目,顿时给你带来新年的喜庆与红火。
  真正的喜欢剪纸,大概就是从小时候过年开始。那时候,过新年,家里没有可摆设的东西,但又想让屋子焕然一新,有一种新年的气氛。春节临近,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红纸,带领我和姐姐剪窗花,母亲的手很巧,剪出的窗花各式各样。母亲有一本上幼儿师范时发的剪纸书,上面的剪纸粗犷、朴实,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我和姐姐非常喜欢它,常拿它当做教材,没事的时候学着剪。但那时的剪纸,毕竟还是不多的。
  岁月不再,现在的过年已经不象以前了,过年时不但有窗花,还有好吃、好玩、好穿的可买,商店里的年贷琳琅满目。但是尽管这样,大红的剪纸却经久不衰,依然受百姓的喜爱。在农村,每逢佳节喜庆、新婚嫁娶、婴孩满月、生日寿辰、乔迁新居,都可看到丰富多彩的剪纸。有贴在窗户上的“窗花”“格子花”,贴在门楣上的“门符”“吊笺”;贴在房屋顶棚上的“团花”“角花”……凡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动物、花草、鸟蝶,都会在一把神奇的剪刀下展现的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2001我去了一趟陕北,走进黄土地,一下子便让那些大红的剪纸吸引了。陕北人豪爽粗犷,喜欢红火热闹,几乎家家窑洞上都贴着窗花,那大红的剪纸贴在农家喜庆的窗户上,就仿佛把火红的日子贴在了心头上。喝一口自家酿的高粱老酒,醉眼朦胧地吼几声令年轻人耳热心跳的信天游,或敲起剽悍的安塞腰鼓,那一刻,整个村子便在欢快的鼓乐声里舞蹈起来,震颤起来,就连那阳光氤氲着的二月天都陶醉了!
  “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陕北高原的窑洞内,早春二月的阳光下,是最适宜剪纸的天气了,靠窗一张土炕上,是最适宜剪纸的位置了。在陕北,哪家的女子不会剪纸?哪家门窗没贴过红彤彤映照日月的喜花呢?“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风天那个雪地,年来到!”大年三十,贫寒的土炕边,美丽无瑕的农家女儿轻盈地盘坐上面,一条乌黑的麻花辫一甩,辫结上的红头绳扬起未落,一对喜气洋洋的大红窗花已剪了出来---这是小时候在舞剧《白毛女》里看到的情节。
  童年的时候,院里有一个刘姐姐,就是因为她的几幅漂亮的剪纸,使家乡的一个小伙子与她深深相爱,心甘情愿地嫁给他,过着清淡的日子,却举案齐眉,恩爱有加,少年的我常觉得不可思议。
  从此便固执地认为,剪纸的女子是最美的,她们剪出的纸花是最动情的,是最给人魂牵梦萦、天老地荒的感觉的。她们从女孩儿剪成姑娘,又从姑娘剪成了媳妇、婆婆。她们剪出牛羊,剪出花草,剪出祝福,剪出吉祥,剪出生活中、心底里最美最朴实的东西。一双手磨得粗糙满布沧桑,一幅幅剪纸却妙趣横生丰韵犹然。剪纸是她们的一份钟爱,是她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婉转表达。剪个古代仕女,能剪得她凝眸含情莲步依依怨恨萦绕;剪一对鸳鸯戏水,能使得一个痴情女子由满头青丝等到白发苍苍---天若有情天亦老! 
  记得一位剪纸艺术家说过这样的话:剪纸不是属于女子的,但是剪纸使这些女子懂得了生活。我终于明白,剪纸里的日月,因渗入她们的青春而变的甜蜜,剪纸里的爱情,因含蓄才使它成为永恒!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