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天麻麻亮,镇平县石佛寺镇天下玉源市场已经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个个维吾尔族群众的玉原石摊位前挤满了选玉、购玉的客商,一派热闹繁荣的交易场面。
镇平是玉雕之乡,是国内北方最大的玉雕产品加工交易集散地,吸引了许多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前来摆摊销售和田玉等玉料,常态保持在1500人左右。如何使他们“进得来、稳得住、发展好、可致富”?当地政府坚持“精准化服务、嵌入式管理”,探索建立了“三不愁四保障”的服务模式,增进交往交流交融,奏响了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进行曲。2015年石佛寺镇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镇”称号。
勇担当,三重管理保稳定。该县始终牢记政治责任,把服务管理好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市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三大管理重点。市场管理上,对天下玉源市场内所有摊位实行“三证一书”(即摊位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诚信经营承诺书)和人员信息公示制度,每天由警务室和市场办人员逐摊位进行清查,定点定员定摊位,防止无序经营、随意摆摊现象。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上,把好入口和出口关,由天下玉源警务室负责,及时为进入石佛寺镇的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办理暂住证、安排出租屋,及时掌握人员变动情况,实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动态化管理。
重服务,三大难题巧破解。为方便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在石佛寺镇经营生活,该县坚持开展精准服务,实现了入学、就医、语言沟通“三不愁”。在儿童入学上,新疆驻镇平工作站、县公安局直属分局的工作人员与6名维汉双语教师组成专项工作组,定期走访各个市场、各个少数民族家庭,为适龄儿童协调上学问题,使125名适龄儿童全部入校就读。在群众就医上,县、镇两级医院设立维汉双语标识牌,开设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就医“绿色通道”,实现了无障碍就医。在语言沟通上,在天下玉源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咨询台,提供翻译服务,开展“每周三句话”维汉双语培训,逐步提高有关人员的语言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