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李广欣
憩鹤山,伊川县 高山镇的一座富有诗意的山名,之所以小有名气,在于其有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山上有一块神奇的远古奇石栓船石(亦称连船石),传说是大禹治水时期的遗存,为憩鹤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与风韵。
憩鹤山
憩鹤山呈东西走向,矗立在伊川县高山镇高山村南、洞子沟北,海拔450米。憩鹤山之名由来已久。清代宜阳县志及大觉寺清代碑刻都有记载,俗称“高山台”。当地传说远古时,伊川绝大多数地方被五洋江水淹没,仅有这里山头露出水面,不时有白鹤停在山头休憩,故古人给该山取名憩鹤山。还传说东周灵王的王子子晋在缑岭得道成仙,乘仙鹤休憩此山顶而得名。
沿着曲曲折折的台阶登攀,半山腰有个巨石坑,当地人们相传为观音的洗脸盆,据说以前有口清泉,不停地流注泉水,后来干涸断流。
登上山巅眺望远方,憩鹤山四周群山环拱。南瞻鹤鸣九皋不墨千秋画,东听伊水无弦万古琴,北顾龙门雄关漫道,西眺半壁山逶迤连绵。近处山南为沃野银河川、卧云山,山北高山镇的座座村落、县城林立高楼尽收眼帘。颇有一种人间仙境之感。山上还不时看见一簇簇绽放的迎春花,让人心旷神怡。倘若夏秋时节,满山草木蓊葱,宛如绿色海洋,山风拂过,碧波荡漾。置身其中令人忧愁皆忘。
古寨墙
憩鹤山北半山腰及山顶有一段残存的石寨墙,长约数十米,宽约两三米,颇类长城。但岁月久长,已成了残墙断垣。据传是人们为躲避战乱而建。南北寨墙从半山腰建筑,东西寨墙建筑在山顶,我们今天见到的寨墙是北面半山腰及西面的寨墙遗存。我认为憩鹤山上的寨墙极有可能是古时候的军事据点,就像山南宋店孔城、坡头柏谷城、城头寨九曲城等古城堡一样,扼守秦楚古道要冲。当然也有可能是古时憩鹤寺的院墙。
憩鹤寺
憩鹤山顶有座寺院憩鹤寺,清代《宜阳县志》记载建于南北朝时期。
北宋著名诗人司马光曾与好友景仁到憩鹤山游览,写有《和景仁宿憩鹤寺》一诗:、
回廊复阁势萦纡,
四岭中涵一气虚。
最爱欣欣向荣木,
每来相见不相疏。
北宋另一位诗人范镇(司马光的好友)也写有《宿憩鹤寺》诗,诗云:
憩鹤山间憩竹舆,
宛然身世住空虚。
地仙纵与天仙别,
明月清风也不疏。
另外《五灯会元 -宋·普济 》记载有<洛京憩鹤山和尚>问答故事,证明洛京憩鹤山就是今天伊川的憩鹤山。僧问:“如何是憩鹤?”师以两手斗云:“鹁鸠鸠”。风穴云:“鹤唳一声喧宇宙,群鸡莫谓报知时。” 问:“骏马不入西秦时如何?”师曰:“向甚么处去?” 两首宋诗及洛京憩鹤山和尚故事说明北宋时憩鹤山风景翠微俊秀,憩鹤寺历史悠久闻名。
今天山上还保留有数通清代残碑: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树立的《重修观音堂碑记》,碑身缺损,记载:“......明之成化至皇清屡次重修......诸宝错列!又辇巨石高筑堂,階铺砌神路,从此赐以繁址,即高山一村。”嵩邑廪膳生员李景,嵩儒童生谢登。大清乾隆五十四年岁次已酉年正月功德主永利窑仝立。碑文证明当时高山村属嵩县管辖。
寺院中还一通清代中期碑刻。记载有:“观音殿西山墙将倾,诸神像黯淡。刘公英、王公殿卿等劝募众善信修缮并粧神像,斯堂之故而崭新。殿东瞰伊流之深,西连湖峰之秀......” 山上还一通清代《重修高山堂碑记》断碑残片。
古憩鹤寺建筑一无所存 。 2009年当地善信简单重建寺院,殿宇三楹,塑像数尊。
栓船石
山巅有块奇石,相传为栓系过往五洋江大湖的船只,人们在奇石上开凿了一孔洞,称之为栓船石或连船石。后来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口,湖水退去成为陆地,可以说 栓船石见证着沧海变桑田的历史神话。 其实栓船石只是一个是美丽的传说而已,伊川一带的五洋江存在之说至少在百万年以前甚至更早。因为山下南方有座穆店的村庄,上世纪八十年代洛阳文物考古队在此发现了三十万年前的古人类遗迹,就是很好的佐证。
栓船石从不同的角度看像不同的动物,变幻多端。南方,看颇类一头海豹,前面趴着一只海龟。北南看又似马首,还有眼眶、泪迹。西方看最为精绝,酷类一只休憩的白鹤,旁边依偎着海豚,我想憩鹤山应该由此有得名吧?
诗一般的憇鹤山,神奇的栓船石,是伊川悠久厚重历史的见证。但目前仍是单一的石头山。当地应将其规划好,杜绝私建乱建现象,将憩鹤山打造成文化山、生态山,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