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忠义 高万须 樊松涛
先秦史书《世本·氏姓篇》记:“女氏,天皇封娣娲于汝水之阳(即汝水之北),后为天子,因称女皇。”根据史料记载和历史遗迹,充分说明,大约8000年前,女娲族已经开始在汝州东北天熊山(小鸿寨)和大熊山(大鸿寨)率族创业。到了6000年前,中原社会由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过渡,社会大有进步,生产力和人口有较快的发展。这时,出现了部族林立,相互征战的状况。当时,居住在新郑的有熊氏部落首领黄帝,很早就十分向往女娲族在汝州及周边地区创造的华夏文明。于是,黄帝和妻子嫘祖率领有熊氏部落,走新密,过禹州,来到汝州,寻访好友。决心结交联盟,平定天下。 黄帝统一了中原,平定了天下,重返汝州东北小鸿寨。稍作休整后,黄帝在凤凰坪(封王坪)召开各部落首领会议,宣布建立中原各民族大融合的“有熊国”。大家一致推举黄帝为“帝”王,统领中原。《帝王本纪》称:“黄帝于神农战于阪泉,三战而克之。力牧、常先、大鸿······或以为师,或以为将,分掌四野。”黄帝封大鸿管理有熊国的核心区域——大小鸿寨和周边地区。让大禹的父亲鲧掌管嵩山地区。同时还把力牧、常先、风后等将军封四野,管理八方。 黄帝带领大家疏通了河道,民谣有:“打开白云关,湖水流汝川,疏通黄涧河,人们搬下山。”后人纪念黄帝疏河之功,把该河取名黄家河,又称黄涧河。 此后,黄帝安排部分人员留守大小鸿寨上,继续练兵、打猎、养蚕、种田,其余可一批批搬迁到山下的黄涧河两岸,建屋、造田、休养生息。 传说“有熊国”的老百姓陆续下山,在黄涧河沿线的班庄、大峪、许羊台、寨沟、槐树、神德宫、罗王、阎村等地,建立了许多古村落。黄帝和诸将军还常常沿着黄涧河南北巡察民情和河道,随时进行指导。相传,阎村发掘的6000年前大型部落文化遗址,就是黄帝在山下所建的有熊国的都城,他还在这里和天熊山写出了《黄帝内经》等军事、医学、历法许多著作。《皇王大纪·五帝纪》等书载:轩辕命仓颉造字,宁封子制陶,大挠正甲子,羲和占日,臾区氏(大鸿)占星,斗苞授规,正日月星辰。他还倡导植桑养蚕,发展农耕。这些对促进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黄帝晚年把最富饶的黄涧河流域和汝河流域封给他儿子昌意,建立“鄀国”。汝水又称若水。黄帝去世后,昌意的儿子颛顼继承帝位,颛顼晚年传位给帝喾,帝喾去世时传位给儿子尧,尧最后想让位给贤士许由。许由隐居到天熊山相邻的北部箕山,在那里避让养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黄涧河神德宫土岗发掘了6000年前至8000年前的裴李岗古文化遗址,在阎村发掘的6000年前的大型古部落仰韶文化遗址。该遗址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还有2015年在此出土的扶桑日月图彩陶缸和虎像兽图彩陶缸,与黄帝这个时期活动的传说相吻合。 后人纪念黄帝创业功绩,把传说天子女娲补天的天皇寨叫天熊寨、天熊山。把黄帝和大鸿生活过的大鸿寨叫大熊山。同时还在天熊寨山腰建有纪念祖先伏羲、女娲、黄帝等在这里创业的白云观,在大峪店南头建有大熊庵。 天熊山、大熊山,她是肇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始祖山,黄涧河是推动民族优秀文化发展的母亲河,华夏第一帝河。人们说:“得中原者得天下”,都是从伏羲、女娲、黄帝在这些地方开创基业、统一中原、领导华夏的历史故事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