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汝县(今汝州市)国营第一豫剧团的前身,是民国初期,大峪煤矿的“通山窑太乙班”。太乙班的前身,是清朝从密县超化煤矿来大峪巡回演出时,被大峪的几家庙宇留下来,改编的“大峪神戏班”。简称"神戏班”。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据《临汝县戏剧志》记载,元代杂剧家关汉卿的好友卢挚,同剧作家高文秀等人曾隐居大峪地区,创作戏剧,并邀请京城名演员朱帘秀同汝州的忠都秀合演,名动汝州。从此,大峪也成了传播戏剧文化的主要地区。 相传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大峪地区和邻邦县民间捐资,对大鸿寨的祖师庙、大鸿庙、小鸿寨女娲宫、白龙寺、大峪店大熊庵等庙宇进行了修复。密县生员冯临冬,于清乾隆四十三年五月(1779年),写的《重修大雄山顶祖师庙的碑记》的石碑,至今还保存在大鸿寨南山脚。传说几所庙宇修复竣工后,这位生员从密县老家的超化煤矿,带来了演唱梆子的小戏剧班,在庙里和乡间巡回演出,受到赞赏。几家庙宇同戏班协商后,把戏班留下来,定名"大峪神戏班”,为庙会和民间演出。他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新生力量。经过几番解散和重组,保持了后继有人。 清朝中后期,列强侵华。为防御贼寇伤民,大峪村村兴起了修复和新建山寨的热潮。他们在数年的施工中,大都利用休息时间,让学过梆子的人演唱几段,来活跃工地气氛。久而久之,形成了几家演唱梆子的小团体。 有一天,我们采访了杨窑村九十一岁的秦相成老人。他给我们介绍说,他曾经听他的父亲(秦书贤)讲过,说是民国初期,大峪店李姓大户喜欢梆子戏。他领着好多人在大峪街南头盖了戏楼(解放后被洪水冲垮),同时还把能唱梆子的几名老骨干和一些学徒召集起来,安排在大峪店附近的白寨闲窑和旧庙里,办起了专业梆子班。他还聘请一位老师负责管理兼教戏。有一天,老师到大峪街上买东西,回到寨前,听到寨内正在唱他教的全场《铡美案》。他透过瞭望孔,看到用的是铡草的真铡。他觉得突然进去,演员万一受惊会铡出人命,他一直等到全剧演完,平安无事,才放心进寨。 据《临汝县戏剧志》记载和当地一些老人回忆,1920年,棉花村郎占选和送表王三元在大峪打煤窑,看到梆子戏演得很好。把戏班收归自己矿上,进行扶持。他通过与外矿协商,由他提供资金,成立一个为周边各矿太上老君唱戏的梆子戏班。定名为“临汝县南北通山窑太乙班”。简称“通山窑太乙班”。笫一任掌班是社旗县北尚庄张画眉。后来,朱恒新、苏才、刘连增、杨德山、侯福喜等,也先后在这个班当过掌班。到1945年,通山窑太乙班在豫西已很有名气。各行当演员齐全,各流派演员云集,并各有一套拿手好戏。李珍荣唱《秦雪梅》、《桃花庵》等常用祥符调,阎竹荣唱《卖苗郎》、樊小五唱《唐知县审诰命》、刘九唱《长坂坡》、赵保唱《铡美案》等常用西府调。赵长法唱《反徐州》、《三根枪》、单天义唱《过巴州》等,常用沙河调。更奇的是,戏班的弦手王戊寅。他经常用一根特制坠胡(比曲胡稍短,比越调的坠胡稍长)伴奏戏。他能及时随着演员的唱腔变调。拉得满台生辉,悦耳动听,如泣如诉,和唱腔配合恰到好处。整个班子的角色、行当、表演程式及曲调都一脉相通。汝州的"老戏筋”时常随台连看。他们说:“粗越调,细二黄,论好听还是通山窑的梆子腔。” 解放后,通山窑太乙班被编为临汝县国营豫剧团,扩充了演职人员,增添了设备,配备了导演。团里剧目、音乐、舞美、唱腔走向规范化。生、旦、净、丑各行当挑大梁人材辈出。同时,团里还增排了现代戏《白毛女》、《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血泪仇》等。1953年,许昌专区和临汝县领导,带领豫剧团,回到既是抗日老区,又是该团故乡的大峪,慰问演出,共叙当年友好情谊。他们还上门慰问了老八路和志愿军家属,为群众扫地、挑水。其后,剧团还到全县乡村厂矿,巡回演出,指导建起了几家农民业余豫剧团。1964年,该团李小才参加省里著名老艺人会演,他的豫西流派唱腔,被省豫剧院三团吸收采用。临汝县豫剧团还先后四次赴洛阳会演。演员和乐队多次获奖。1984年,按文件指示,国营管理运作模式的临汝豫剧团解散,将全团人员分别安排进其它行业。 通山窑太乙班解放前在大峪曾帮助辉泉村成立了梆子班,一直保留下来。逢年过节,还搭台为村民演出。为了使通山窑梆子不失传,1998年,笔者樊忠义与几名豫剧爱好者,成立了"大峪鸿香豫剧团”。我们聘请市文化局文艺科长、剧作家李吉锋任顾问,原豫剧团主演崔金凤任导演,排演了《穆桂英挂帅》,《桃花庵》,《三哭殿》,《拷红》等全剧及《朝阳沟》选场,为群众公演。大家以饱满的热情,让通山窑太乙梆子班的火种,继续星火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