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鹿邑  岳国庆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大型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刘少奇》 筹拍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2-24
摘要: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刘少奇》筹拍、签约仪式今天在北京举行。
        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刘少奇》筹拍、签约仪式今天在北京举行。



        刘少奇是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卓越领导人。他一生的光辉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以电视剧的形式全景再现刘少奇同志波澜壮阔的伟大人生,是许多老革命、老领导、老同志和影视工作者多年的夙愿。剧作家李国义、林泉同志用20多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专注于对刘少奇一生历史的考证和研究,创作出了4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刘少奇》剧本。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倾注对伟人的热爱,以史料为据,以朴素、翔实、直观、简洁的笔法,对刘少奇的风范,对刘少奇一生建树的巨大功勋进行了真实、准确、生动的描写和展现。王光美同志生前曾亲切接见作者并给予肯定。



        作品曾获得开封市文联和电影电视家协会领发的影视作品一等奖。中央文献研究室、广电总局重大历史题材办公室、河南省文联与影视协会曾分别召开座谈会,众多领导和专家都对剧本给予充分肯定和评价。电视剧己经广电总局批准立项,并成立了由陈奎元同志任主任的筹备组。

王光美同志亲切会见电视剧作家
宋英林《孺子牛》杂志社总编

        2004年2月12日,八十二岁高龄的王光美同志亲切会见了电视作家李国义、林泉同志。

        上午9点半,电视剧《一代伟人刘少奇》编剧李国义和林泉等一行四人如约来到王光美同志家中,王光美老人和她的秘书热情欢迎他们的到来。王光美老人身体尚健,精神焕发,十分亲切地与李国义、林泉等进行了长时间谈话。
        王光美同志和李国义、林泉等一一握手。李国义、林泉同志问候她老人家身体健康,光美同志高兴地回答说她身体还好。王老家的客厅面积不大,陈设简朴,惹人眼目的只有那几十盆鲜花。王老坐在那张极普通的大沙发上,与李国义、林泉等同志促膝长谈。
        李国义、林泉向王老汇报了写作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刘少奇》剧本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林泉对王老说:“少奇同志在开封逝世,对开封人民和河南人民具有深远的影响,河南人民永远怀念敬爱的刘少奇主席。因此,我们决心把刘少奇同志光辉的一生写成电视剧,以供后世永远学习、传承他的思想和精神。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学习的有关少奇同志的大量史料表明,在新民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少奇同志对党对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丰功伟绩。他不但是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也是我党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
        在抗日战争时期,少奇同志先后领导华北、华中我党我军的抗日斗争,发展党组织,壮大人民力量,创建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解放战争时期,少奇同志对进军东北、创建东北根据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少奇同志在全党全国的领袖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全党全国人民公认的。
        此时,王老深深地点了点头。
        李国义谈到,少奇同志在建国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进行了深入而艰难地探索。他提出的治国方略和经济建设方针,贯彻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利益,因而是正确思想路线的代表。正因为此,这就与及“左”思想路线及林彪、“四人帮”产生了矛盾和斗争。少奇同志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符合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最后终于在“文革”中被林彪、“四人帮”诬陷迫害,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牺牲了。
        王老的思绪陷入历史的回忆之中。
        王老问作者:“你们可不可以再送我一个剧本?我原来的那本在刘源那里。”
        李国义说:“我们正好带来了一本,就送给您吧!”
        王老笑着说:“反正你们还有嘛!”
        王光美同志手捧着厚厚的《一代伟人刘少奇》剧本,关切地问:“这有多少字呀?”
        李国义答:“有二十多万字。”
        王老赞叹:“哟!很不容易啊!”
        他老人家亲切地询问作者:“你们需要我做什么呀?”
        林泉对王老说:“少奇同志是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这部电视剧写的是重大历史题材,需要您老人家的书面意见,是否同意把这个剧本拍成电视剧?”
        王老爽朗果断地说:“我没有理由不同意。”
        此时,王秘书热情地说:“大家照个像吧!”
        王秘书拿起相机给大家拍照。

        李国义、林泉等向光美老人告别,王老站起身来,与同志们一一握手。她还要走出客厅送别来访者,大家一致劝阻了王老。
        光美同志平易近人,对同志如同亲人,使来访者如沐春风,有宾至如归之感。她的家中简洁朴素,与平民之家毫无二致。她虚怀若谷,总是认真倾听同志们的意见,和来访者平等交流。于此,可以看出王老作为老一代革命家崇高的思想风范;通过王老,更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刘少奇同志人民领袖、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与真理同行  与人民同在
——读电视文学剧本《一代伟人刘少奇》国家一级导演车径行

        由河南籍作家李国义,林泉同志合作编写的30集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刘少奇》宏观地、全景式的瞰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重现了一个叱诧风云的伟大人物。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便是创建新中国辉煌而壮丽的伟大时代,这个叱诧风云的伟大人物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
        改革开放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出现了几部很有分量的作品,如中央电视台热播的《长征》、《延安颂》等等。领袖人物从“神”到“人”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历史进步的过程。在这个历史的进步过程中,中国的电视剧创作也从幼稚走向成熟。电视观众从电视剧这个年轻的艺术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剧已成为部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所。从导演的角度看,《一代伟人刘少奇》这个剧本气势恢宏、视野辽阔,具有史诗气派。作者泼墨挥洒,时代风云尽收眼底;间以工笔细描,写历史之事实,绘心灵之波涛。林林总总,融于一炉,散而不乱,杂而有序。剧本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把纪录故事片这个概念探索性地用于电视剧剧本创作的实践中去了。


 
        所谓纪录故事片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加故事,也就是用纪录片的形式、故事片的结构来写电视剧,把纪录片的元素大胆地用在故事片的创作的实践中是电视剧创作的一个大胆探索。刘少奇同志既是共和国的主席又是普通的公民,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又是普通的共产党员,既是伟人又是凡人。写刘少奇同志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实事求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刘少奇同志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如何处理好刘少奇同志与其他领袖人物的关系问题以及刘少奇同志质朴、亲情、顾大局、识大体,体恤民情、实事求是,又讲究原则、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一面,是剧本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文无定法,戏无定式,作者巧妙的运用纪录故事片这种形式解决了这个难题,不能不说是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的一个创举。

 
        电视创作理论上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可以把它理解得很模糊,也可以把它理解得非常具体,但在电视创作的实践中它是模糊不得的。广阔的电视市场和广大的电视观众成为中国电视产业的基本保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一部电视剧都不能不考虑制作成本和收视率的问题。既要尊重历史,又要面对市场,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中所面临的新问题。电视文学剧本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以其特殊的文化内涵、语境和载体,它在整个文化整体中、在整个电视剧创作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功能、特别在对文化本质、内涵和电视剧本的表现方式上都具有特殊的意义。30集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刘少奇》以刘少奇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主线,巧妙地截取了1969年10月17日身患重病的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被押往河南省开封市这一历史史实为开篇,既增加了故事的悬念性,又很好的交代了特定的历史背景、营造和渲染了气氛。作者以叙事蒙太奇的方式从16岁的刘少奇开始写起,我们看到了一代伟人刘少奇与祖国同命运、共患难,他把祖国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联,把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当作了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在刘少奇的心中,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始终是高于一切的。他救祖国于危难之中,爱人民于真情之间。百姓的锅碗瓢盆成为他终身的牵挂,即使自己深处险境,他仍然不忘《共产党员的修养》,仍然不忘捍卫《宪法》的尊严。刘少奇同志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真真正正地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各剧本既很好地塑造了一代伟人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又真实地再现了刘少奇同志可歌可泣的伟大一生。
        剧本是一剧之本,是电视剧创作成功的要素之一。现代影视理念要求电视剧要有足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故事,刘少奇同志的故事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纪录故事片是一个探索性的概念,既然是探索肯定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由于我阅读的30集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刘少奇》这个剧本是一个征求意见本,尚未最后定稿,感到还可以进一步加工、修改和完善,比如在语言风格、纪录片要素和故事的取舍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再创作和再加工,希望与读者见面时他会更加完美和成熟。电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即使完成了一个好的电视文学剧本并不等于完成了好的电视剧。因为未来的电视剧要通过声像、色彩、构图等来表达电视剧思想,会比现在编剧提供文字更直接、更生动、更鲜明。把现有的文字在艺术上加以处理,使其成为镜头、效果等等,则需要发挥导演和整个电视剧创作群体的才干。但是,一部好的电视剧必须有一个好的剧本,这是导演创作的前提。
衷心地希望30集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刘少奇》成为记录故事片的经典之作!
              
国家一级导演  车径行

河南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葛纪谦读电视剧本《一代伟人刘少奇》

 
 

        李国义、林泉创作的电视文学剧本《一代伟人刘少奇》送来让我指导,看了之后写了几条建议,实属建议颇多,指导甚少。但心情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久久难以平静,总想说点什么,一吐为快。时逢剧本出版,欣喜之余,提笔直抒管见,以与读者交流,堪为一大幸事。
 
        刘少奇,二十一世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卓越的领导人,他一生的光辉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要以电视剧的形式反映刘少奇波澜壮阔的一生,反映他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新中国建设事业所进行的奋斗探索,折射出他的思想光辉,就必然要涉及几乎整个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历史,涉及二十世纪中国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剧本创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两位不甚知名的作者倾注对伟人的热爱,站在历史的高度,在剧本中以十分朴素、翔实、直观、简洁的笔法,对刘少奇的伟人风范、对刘少奇一生建树的巨大功勋进行了真实、准确、生动的描写,大巧若拙,朴实无华,不事雕琢,浑然天成,不能不令人赞赏、引人深思。


 
        这样重大的历史题材,作者只是看似无意地将一些事件自然排列起来,没一丝人工痕迹,却有震撼人的心灵之效。思之再三,我发现作者的匠心独运精诚所至。试想,刘少奇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家,从五四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到创立中国共产党,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些正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大、最生动、最具有创造性的戏剧性的历史事件。这些都是前人所没有经历过的伟大事业,也是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如果能把这些反映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真实准确地记述下来(当然是有选择的),就是最生动、最宏大、最壮阔的一部史诗。如果人为的编造一些情节塞进剧本,以提高所谓“艺术性”或“趣味性”,往往会弄巧成拙,读者或电视剧观众很不欢迎乃至十分厌恶的。读者和观众,最想了解的是真实的历史人物、领袖人物,是领袖真实的生活和实践。当然,客观反映历史并非照抄全部历史,并非不加选择地把历史事件“纪录”下来,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地纪实。《一代伟人刘少奇》作者在剧本中对所选择的各个历史事件的描写无一不是服务和服从于剧本的主题,体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其剪裁之自然、得体,显示出作者把握重大题材、重要历史人物的深厚功力。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人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与众不同的另一特殊之处是他晚年人生的悲剧。刘少奇的悲剧是我们党的悲剧、我们国家的悲剧、人民的悲剧。反映刘少奇光辉一生,不写刘少奇的悲剧,就不真实、不全面,就不是唯物主义。刘少奇的悲剧是正确思想路线同“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思想路线的激烈斗争造成的,是偶然,更是历史的必然。刘少奇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这就与脱离实际、违背人民利益的极“左”思想路线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文化大革命,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假证、罗列罪名残酷迫害刘少奇同志,他不幸蒙冤而死。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仍然对党和人民、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充满信心。他坚信,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刘少奇的英明、伟大、光辉精神、情操正是我们要弘扬、学习,永远值得铭记的。剧本作者没有回避矛盾,而是正视历史、正视矛盾,准确而生动地反映了党内矛盾、社会矛盾和领袖人物思想、性格上的差异和矛盾。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反映历史、正视矛盾的同时,剧本作者恰当地处理了党内斗争的问题,正面描写了刘少奇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恰当而准确地反映了刘少奇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的关系。所有这些,对于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对于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剧本朴实自然,气势恢宏,场面壮阔,波澜迭起,为导演、演员的再度创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导演和演员都可以依据剧本进行新的更多的创造。
        剧中人物的生活场景似乎少了些,反映主要人物情趣的情节也比较少,似感稍有不足,然而,瑕不掩玉。我以为,剧本确是一块巨大的没有雕琢痕迹的璞玉,一定会有独具慧眼的导演发现它,也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喜爱它,祝贺它的成功,也祝愿早日搬上屏幕和广大人民群众见面。
 
河南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24309号-1  技术支持:摩天设计

主编:王延亭丨副主编:吴红宇 李中华丨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