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岳国庆  鹿邑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创意本无价,何故乱翻书?

来源:河南经济报周末 作者:陈湘涛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6-11
摘要:今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作文题目,出得有些意外。 题目要求从给定的6个古诗句中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如果只是将鲁迅文、毛泽东词算作古诗句只是笔误,倒也不必深究,高考多大点事,航天飞机上天都时常事故,花几十亿就当放了个炮仗。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作文题目,出得有些意外。 题目要求从给定的6个古诗句中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如果只是将鲁迅文、毛泽东词算作古诗句只是笔误,倒也不必深究,高考多大点事,航天飞机上天都时常事故,花几十亿就当放了个炮仗。如果只是“6个古诗句”里的量词“个”用得有失水准,同样也不必深究,大行不顾细谨,电视上播音主持都时常念错字,试卷上一个量词算得了什么。 实话说,今年的全国卷二,比起往年“大国崛起”、“不要给野生动物投喂食物”等幼稚低级的题目来有突破和创新。6则诗文名句,各有各的角度,可以阐发出多个主题,需要考生像物理课上学过的串联或并联的方法,将它们三三两两的连缀成文。这比单一主题作文要难,也更有趣。但不管是串联还是并联,总要找灯泡或者开关这样熟悉可靠的零部件吧,不能随便放几个黑家伙,让你猜猜猜,猜对了有奖,猜错了就等着挨板子吧。 先来看这6条诗句文句。 第一句来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放在第一句,想必是用来做绳索、连接线的。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这是观音施舍给孙猴子的救命毫毛。天行健拿不准,但自强不息谁都懂,事例也好举。程度好的学生,还能围绕“儒家”和“国魂”阐释一番。如果记得前总理温家宝在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座谈会上的讲话,那当然更好。除此之外,还可以拿“大国崛起”、“民族振兴”和“圆中国梦”来当绳索,功效差不多。 第二句是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是写思乡情的,似乎很难跟自强不息挂上钩。但如果从凝聚力向心力的角度出发,阐释家园是国人自强不息的载体,国家富强是个人自强不息奋斗的最高理想,倒也说得通。如果有考生举出最近讨论火热的杨振宁博士叶落归根入中国籍的事例,大概可以把这个素材串到绳上。科学无国界,可是科学家有国籍,人才回流,正是来源于这种家国情怀。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离不了人才(清华学者颜宁出走美国,可以作为反面事例)。 第三句是李清照的词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考生猜不出这是写桂花的,大概不愿意铤而走险去引用它。这两句诗赞美桂花身居高品,不屑于争奇斗艳这些俗套。用自强不息这根绳来串,可以把它理解为自信。自强不息来源于“花中第一流”的自信。熟悉时政的考生(有人经历过系统的训练)如果能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再论述国家自强不息地发展,正是来源于这四个自信,就算严丝合缝了。 第四句是魏源的名句: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摘引的这句话有个小坑,句中的四方只是指房屋内的全部角落(如果把前两句“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也引出,可能更容易判读)。如果错误理解为等同于天下(例如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四方),那就变成受光后又四面辐射了。魏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著有《海国图志》,这句话的主张还是要放开眼界,汲取世界先进科学和文化,为我所用。如果跟自强不息串到一起,可以强调国家自强不息与改革开放并不矛盾。 第五句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话: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这句很好理解,正视现实,勇于实践。和自强不息搭配在一起很容易发挥。学生可以联系最近大热的可燃冰,或者其它科技创新,都是容易写出的。 第六句学生最熟悉,出自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这是学生最容易写空写套话的题目。如果跟自强不息串在一起,可以起个自强不息需要立足当代的小标题。自强不息本身就有与时俱进,永不停息之意。 题中要求串2-3则名句就够了。杜甫的两句诗距离另外5句较远,大概少有考生使用。李清照词和魏源文,一个要猜写的是什么花,另一个要押注四方是指什么,想必多数学生也要规避。最容易读懂也最容易串联的,是鲁迅的文句和毛泽东的诗句。这两句最容易落笔,也最容易写成口号式的俗套。 如果把这些素材串到一起,可以写成这样的作文:圆中国梦(民族振兴或大国崛起亦可),需要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圆中国梦,需要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博大胸怀;圆中国梦,需要从容不迫、志在必得的自信态度;圆中国梦,需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的战略眼光;圆中国梦,需要乘风破浪、云帆济海的实践精神;圆中国梦,需要立足当下、与时俱进的战略思想。这是从出题立意角度出发谋篇布局,几则诗文名句也都可以用上。倘若如果只取其形不取其意,只求把这些文句、诗句嵌入作文中,且浑然天成,那就成了文字游戏了。如果这样可行,那出题人大可翻诗集或词典,翻到哪句就出哪句,这样就显得不够严肃了。 作文题中的素材是考生作文的纲领依据。如果给出的素材被绝大多数学生弃用,这个素材也就不适合这篇作文。如果有个别考生艺高人胆大,为了出新出奇使用了这样的素材,用得好也不会加分,用得不好反而掉进了坑里。考生看似有了多元化的选择,但处处是陷阱。,这样的题就起到了奖懒惩勤的负面筛选作用。所以我预测绝大多数考生的作文都用自强不息这根绳索串起了最后两句,估计写空话套话的作文会比往年高一些。 如果只是作文题目创新了,考生作文内容反而更保守了。出题人的目的达到了吗?
  1.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07044号  

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