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岳国庆  鹿邑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五聚焦五提升教改献礼二十大

来源:河南高校资讯网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14
摘要:近年来,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紧紧围绕办好新时代水利职业教育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技并修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三教改革为抓手,以社会服务为职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质量为核心,以服务水利与环境改革发展

  近年来,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紧紧围绕办好新时代水利职业教育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技并修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三教改革”为抓手,以社会服务为职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质量为核心,以服务水利与环境改革发展为己任,坚持五聚焦五提升,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聚焦党建引领,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落实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支部书记“双带双培”、群团组织“同心联动”三项计划,促进“两个作用”发挥,把握好学校定位和发展方向,擦亮水利专业优势,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为引领,推动育人工作向前发展,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体系,“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机制、运行高效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和协调高效的校系二级管理体制。学校通过水利部“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和全国优质水利专业”建设验收,获批省级样板党支部1个和厅级五星级党支部5个,立项河南省教育系统党建创新项目2项,荣获“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集体嘉奖”“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省科研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标准化学生食堂”等荣誉。

聚焦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施“铸魂育人”“星火树人”“党建领航”“匠心培育”四个工程,将“四史”教育、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基地15个,生态文明教育和文化教育实践基地5个,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课程8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深度融合,逐渐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促进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双提升。2019、2020、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为97.12%、97.98%、98.12%。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河南省高职院校和全国水利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100多项,特别是2022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得三等奖,在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事获得二等奖2项。完成15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工作,累计1336名学生获得“1+X”证书。

聚焦产教融合,提升协同育人能力

  访企拓岗,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不断拓展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党委书记王立正、校长李广慧,副校长张凌杰、黄功学等,先后带队前往近100家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就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与走访企业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学校不仅进一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情况,还有力推动了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深化合作,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学校与企业双元双主体共建产业学院,与河南水利第一工程局、河南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共建“生态水利产业学院”,成立“大族激光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谱尼产业学院”。依托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专业人才质量提升、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校企双元双主体共同育人模式。

  定向培养,校企合作打造订单班。学校结合“双高工程”建设以及提质培优计划要求,推行“订单式”、中国特色学徒制等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引入行业标杆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先后成立“恒科机电班”、“恒科电气班”、“水环精工咨询班”等,依据合作企业要求,校企双方制定人才培方案,集合校内外资源,依据行业标准为企业培养紧缺人才。

  互聘互用,共同培养工匠之师。学校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企深度融合,建立校企人才交流机制,落实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鼓励各专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技能课程教学。加强专业群“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共建1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省级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47名教师获取“1+X”制度证书考评员培训证书,目前双师型教师比例约为58%。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更加优化,教师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聚焦国家战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打造技术技能平台,提升科研服务能力。学校全面贯彻“十六字”治水方针,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接水生态水环境提升、智慧水利、“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生态保护等省内重大建设任务,校企合作申报建设1个国家级“环境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水利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生态水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形成校、省、国家三级技术技能服务平台。学校先后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完成横向技术服务项目25项,为10余家中小型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并获得好评,获批立项各类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5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取得国家专利228项,获得河南省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个。

  落实育训并举职责,提升社会培训规模。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继续教育学院、技能鉴定中心、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高水平专业群以及校企联合建成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等数字化资源,结合“1+X”职业等级证书培训、“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搭建“随时充电、终身学习”职业培训体系,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精准对接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培训规模和质量。2021年以来,学校获批“1+X”证书省级师资培训项目4个,承办“河南省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培训班”“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班”“中国人民解放军96881部队测绘员培训”在内的13项职业培训,培训约40000人次,学校获得河南省水利厅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形成了职业技能培训的“河南水环”品牌。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引智渠道,提升育人和管理国际化水平,推动校内外资源整合,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模式,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提升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扎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学校获批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累计培养300余人;成立1个“俄语培训与文化交流中心”,开展培训500余人次;成立“一带一路”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高水平专业群与“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合作共建海外实习就业基地4个;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毕业生就业中柬线上推介会,进一步巩固拓宽学校毕业生海外就业渠道,精准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聚焦产业需求,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

  对接产业需求侧,构建1+1+5专业群布局。围绕河南“两个确保”“十大战略”,促进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发挥学校传统专业优势,实施专业体系优化工程,升级传统专业,构建“1+1+5”多专业群协调发展的专业群局部,服务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水利行业打造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聚焦生态环保行业打造环境工程技术特色专业群,聚焦我省装备制造、智能终端等支柱产业或新型产业和轨道交通优势,辐射带动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5个重点专业群发展。

  提升产业契合度,健全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实施“四个工程”,健全专业群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制定专业群发展诊断指标体系,根据区域经济需要,持续优化学校现有专业群结构,强化专业群结构与产业链的有机联系,实施群内专业增设、淘汰、改造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布局,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依存度和契合度。

  数字赋能教学,推进专业群课堂革命新突破。近年来,学校获批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省级和校级共60余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中心)2个,建设智慧教室134间。学校以数字赋能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增强实践教学职业适应性,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学校教师获得信息化优秀成果获奖20个,在各类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26项,特别是2022年河南省高职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2个省级一等奖,电子与信息大类中排名第一,实现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突破。(芈书贞)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07044号  技术支持:摩天设计

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