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雪花牛肉为什么能卖2000多元一斤,原因就是一般养殖户生产不出来,“物以稀为贵”。肉兔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因为疫病防控养殖户解决不了,保证不了成活率,怎么挣钱?
困扰政府和企业的这些难题,制约扶贫产业长足发展的“瓶颈”,随着2017年12月30日伊川县政府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阳辰涛牧业“政校企”三家合作协议的签订而成为历史。伊川县也由此开启了科技助推养殖产业带动脱贫攻坚的新模式。 伊川县委书记李新红认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只有科技的参与与投入,农产品才能取得较高的收益。因此该县自2017年10月下旬以来,多次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关人员多次面对面沟通对接,西北农大有关专家教授也到伊川县进行了考察调研。双方从伊川县肉牛产业发展实际和扶贫工作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聚集并激活各方现有资源要素,构建支撑伊川乃至豫西地区现代肉牛产业发展的战略智库、新技术(产品)研发和技术指导服务中心,探索政府、高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科技与产业有效对接的扶贫新模式,为洛阳乃至全省肉牛扶贫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做出引领示范。 12月30日伊川县政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阳辰涛牧业三家签订协议:组建伊川县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院,设立肉牛产业战略咨询部、技术研发部、社会服务部和肉兔产业研发推广部等四大部门。研究院作为伊川县的科技研发型事业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示范平台和辰涛牧业的技术研发服务中心,为伊川县发展肉牛肉兔产业提供战略决策咨询和技术研发及培训服务,为辰涛牧业发展肉牛产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研究院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伊川县开展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科技扶贫的技术平台。 今后,伊川县还将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模式,把致富能人遴选出来、把创业平台搭建起来、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把合作互助运作起来、把多方利益协调起来、把运行过程监管起来,使合作社带贫模式有标准、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可持续,把肉牛肉兔产业真正做大做强。 “不久在国内的酒店餐桌上,你不经意就会吃到高品质的‘伊川牛’。”与伊川县政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刚刚签完三方协议的洛阳辰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学涛信心满满地说。 除了“伊川牛”,伊川县通过项目引进、资源整合、配套设施建设等方式,通过科技的注入,累计实施了8个农业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红薯”“扶贫羊”“扶贫猪”“扶贫菌”等一批养殖、种植产业化项目,预计将带动该县8700多户贫困户走上稳定脱贫路。(葛高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