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热门关键词:  岳国庆  鹿邑
城市: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济源

“爱心妈妈”徐艳玲13年的义工志愿者之路

来源:河南经济报周末 作者:陈 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05
摘要: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强调。 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在鹤煤迎宾馆,有一位众多留守儿童的妈妈,13年来,她以个人的微薄之力、炳烛
        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强调。
 
 
         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在鹤煤迎宾馆,有一位众多留守儿童的妈妈,13年来,她以个人的微薄之力、炳烛之明汇聚社会爱心力量聚焦留守儿童,坚守一颗传递爱的初心,弘扬一份和谐社会的正能量。
         她,就是鹤壁市迎宾馆员工徐艳玲。13年来,她与其他义工志愿者共同发起爱心援助活动200余次,发放物资价值三十多万元,成立留守儿童幸福书屋19个,为山区留守儿童送去爱心书籍4万余本,受益留守儿童达7000余人次。徐艳玲的义工志愿者团队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鹤壁市先进慈善志愿者工作站。
         多看一眼,开启一段13年的爱心义工之缘
         徐艳玲第一次接触“义工”,是在13年前。2006年的一天,徐艳玲跟随朋友到鹤壁市一家福利院参加献爱心活动。
         徐艳玲本以为,参加这样的爱心活动,也就是凑个人数、哄个人气。等到了现场,福利院孩子们那种怯怯的眼神,一下子就击中了徐艳玲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给孩子们洗脸梳头、穿新衣服、剪手指甲,带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徐艳玲总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她为孩子们再多做些。
         “活动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快,结束后我正要往外走的时候,扭头看到那些孩子们都齐整整地站在院子门口,眼睛里全是那种眼巴巴地望着你,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我还要再来。”徐艳玲一个不经意间的回头,就开启了她13年的爱心义工援助之路。
         从最初,积极参与到福利院、敬老院的零散爱心活动,到后来,联合更多的义工志愿者成立“守望幸福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开展一系列关爱活动,徐艳玲把义工志愿者当成了“第二事业”。看望留守儿童、助学贫困儿童、发起志愿者组织、帮助贫困山区家庭脱贫……不论寒暑假、节假日,她总是忙得脚不离地。
         繁华的都市,寄托着万千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希望;寂静的乡村,让许多留守儿童在家的这一端……慢慢地,徐艳玲在做义工志愿者的时候,逐渐把爱心帮扶重心放在了关注山区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上。伸出援手,帮助因病返贫家庭的孩子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爱心帮扶,给予因残致困家庭的孩子一个温暖童年。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为山区留守儿童送去爱心牛奶,保证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袋纯牛奶,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几年来,共为留守儿童送去爱心牛奶1000余箱。
        为山区小学的留守儿童成立了“幸福书屋”,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目前,已经募集图书4万余册成立了19个山区“幸福书屋”。
       每年冬季,为留守儿童送上“爱心温暖包”,解决他们御寒物资缺乏、过冬衣物不足的问题,共有400多名留守儿童一到冬天就能领到“爱心温暖包”。
        为山区学校的留守儿童开设“艺术第二课堂”,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送去了艺术的启蒙。
        ……
        “当义工,做慈善,不一定是轰轰烈烈,也可以润物细无声,把爱心融入生活中的点滴,持之以恒做好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13年过去了,徐艳玲的爱心善举从未中断。
        多方奔走,筑起一座爱心汇聚的帮扶桥梁
        “安全可靠、长期可持续,这是对做爱心帮扶最基本要求。仅靠我一个人打电话、发微信去发动志愿者肯定不太可能,更是远远不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爱心帮助受助者。”徐艳玲对成立“守望幸福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有自己的考虑。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么多年爱心援助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让徐艳玲一直难以忘记。那是2014年深秋,徐艳玲和义工志愿者们去鹤壁鹤山区王家辿村开展爱心活动。当他们离开时,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抱着一个南瓜追着我们的车跑了很远。一番询问得知,小男孩的愿望是想让志愿者帮她找妈妈。这个小男孩的妈妈因为穷很早就离家出走了,小男孩一直非常自闭、不爱说话,在义工志愿者的耐心陪伴下,他逐渐变得开朗了起来。所以,小男孩勇敢说出的第一个心愿让每个志愿者都忍不住流泪。
         “当时我感动又心疼,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太过亲密的关系给孩子们带来的二次心理伤害同样不容忽视。”徐艳玲说,“对孩子来说,如果志愿者与他们太过亲密,孩子就会特别喜欢黏着你,感觉你无所不能或者能替代他们已经去世的亲人。但实际上,志愿者服务时间再长,也终究是要离开的,所以后来我们在与孩子们相处时,就会注意自己的身份,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于是,在综合多方因素的考虑下,2016年,在徐艳玲的推动下,鹤壁市唯 一 一 家没有商业化的非盈利性民间公益组织“守望幸福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以下简称“守望幸福”)成立了。
         “‘守望幸福’把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汇集起来,大家都是经验非常丰富且有热情的义工志愿者,在爱心帮扶过程中,能够正确引导孩子们,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爱心援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徐艳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用心良苦。
          爱的力量,将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把点点纤尘积筑成山。
          为了帮助家境贫寒但又品学兼优的学生筹集上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守望幸福”成立“天使助学团”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徐艳玲和义工志愿者深入山区对贫困学生进行入户走访核实最真实的情况,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征集资助人,签订三方助学合同,最后带领资助人把爱心助学款送到受助学生的手中。三年来,共资助贫困学生50余人次,资助金额约15万元。
        “目前来看,这种运作模式既消除了资助人担心受道德绑架的心理,在保护了受助孩子的隐私的同时,也避免了孩子们养成依赖心理,对受助、资助双方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徐艳玲认为助学不仅仅是解决学费的问题。
        春风化雨,把阳光撒进了留守儿童的心里
         徐艳玲说,做义工这么多年来,让她感到最难的,就是如何与援助对象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特别是面对特殊家庭的孩子,孩子眼睛里透出来的那种悲凉和木然,徐艳玲常常觉得力不从心、手足无措。
         真正让徐艳玲意识到,心理关爱和疏导比物质帮扶更重要的是在2013年。
         2013年冬天,徐艳玲和义工志愿者去淇县温洞小学,给贫困留守儿童送“爱心温暖包”回程的路上,路过土门小学时,就想把剩余的几套“爱心温暖包”送给有需要的孩子。
        “这是我跟献旺的第一次见面。”哪怕6年后的今天,徐艳玲还是心疼7岁的献旺那双呆滞的眼里所透出来的死寂。
        李献旺一岁多的时候发高烧得了脊柱炎,落下了严重的残疾,整个背部都驼了起来,两个肩膀一高一低。李献旺的妈妈脑子不好,父亲患重病无法进行重体力劳动,家里非常贫困。“每次见献旺,他都对我们视而不见,形同陌路之人,常常是斜仰着脑袋,看着无边无际的天空或者低头看地上。”徐艳玲心疼这个孩子,就主动当起了李献旺的“爱心妈妈”。
          李献旺每天往返学校与家的交通费、午餐费两项,每年需要600元钱,家里无法负担,“爱心妈妈”徐艳玲就承担了起来。李献旺学习刻苦,戴着头灯趴在小板凳上学习,“爱心妈妈”徐艳玲为他送去了学习桌、台灯、书籍。家里缺衣少穿,“爱心妈妈”徐艳玲又送来冬衣夏被和日用品。
         为了“走”进李献旺心里,“爱心妈妈”徐艳玲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陪伴,有时候是和他聊天,有时候就是安静地呆着,谁也不说话。渐渐地,经过几年的温情陪伴,李献旺逐渐走出了自闭,学会了跟徐艳玲倾述,跟同学交朋友,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2017年“六一”儿童节,“爱心妈妈”徐艳玲带着李献旺参加了由省妇联主办的“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迎“六一”系列活动。第一次坐上高铁、第一次参观省地质博物馆、第一次登上中原福塔、第一次吃肯德基,献旺还和新交的小朋友们一起看天文望远镜、走玻璃栈道、玩电阻游戏……这对献旺来说是他度过的最开心的一个儿童节了。
         “回去的高铁上,献旺脸上都是自信阳光的笑容,献旺告诉我,他要努力学习,长大了也到外面世界去看看。”徐艳玲的坚持不懈,总算把阳光撒进了献旺的心里。
        像李献旺这样的留守儿童一样,徐艳玲的观点是区别于学校课堂教学,定位提供亲情陪伴、心理疏导、自护教育、习惯养成、素质拓展等服务作为主要职责。
         在暑假期间,徐艳玲跟“守望幸福”的义工志愿者们深入山区为留守儿童进行心愿采集、开办暑期安全知识讲座、举办趣味运动会。邀请鹤壁领读者走进山村教室,举办读书会,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拓展训练、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手工制作、文艺演出、升国旗仪式等活动,进一步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愉悦身心。
         脚踏实地,用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
         徐艳玲和鹤壁市高中副校长、政教处主任宋高峰是通过电话“不打不相识”,更是成为了好朋友。每年一放暑假,徐艳玲会准时给宋高峰要一份贫困学生的名单。
         拿着这份名单,徐艳玲和她的“守望幸福”在摸底核实情况后,为每名高中生提供1000元/月的生活费,直至高中毕业。
        “不能让一名在校学生因贫辍学,这些孩子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靠外力帮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说到底还是要通过教育扶贫,知识改变命运,只有把孩子培养出来,一个孩子就能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又能影响另一个家庭。”徐艳玲从义工志愿者的角度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扶志、扶贫扶智”。
        2018年考上浙江科技大学的贾小杰就是这个爱心帮扶项目的受益者。刚上高中时,贾小杰的父亲患上肾病综合症,母亲患上脑梗后遗症,他一度面临着失学。正是徐艳玲跟“守望幸福”的义工志愿者们的及时帮扶,让贾小杰得以继续上学。格外珍惜学习机会的贾小杰不负众望,去年高考时考出了570分的高分。在填报了志愿后,小杰婉拒了1200元/月的大学阶段助学援助,出门打工挣学费去了。
        “‘天使助学’帮我们家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给了我一个未来,我可以勤工俭学挣学费。今后我也要当一名义工志愿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能力回报社会。”贾小杰如今正坐高校的课堂里接受高等教育,他在通过掌握知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除了通过学校的渠道,徐艳玲和“守望幸福”团队还致力于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的入学问题。
         8月20日上午,徐艳玲跟“守望幸福”团队再次去鹤山区梨林头村的杜大爷家走访孩子今年的助学情况。今年,杜大爷已经还了一万块钱的外债,家里情况一有好转,就主动提出减掉四个孙子孙女中的一个资助名额,希望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时间回到2016年,杜大爷的大儿子因病去世欠下十八万的外债,二儿子患上白血病需要大量医药费,三儿子因意外处于半失明状态。五个孙子孙女都即将失学在家。了解到这一情况,徐艳玲和“守望幸福”团队在最快的时间内帮助杜大爷解决了孩子们上学的所有费用。
        “国家的义务教育阶段扶贫政策有‘两免一补’,我们进行助学援助的压力相对会小很多,但是像杜大爷家这样因病返贫的情况,需要大家在关键时期拉一把,才能帮他们度过这个难关。”徐艳玲对于“拉一把”,理解为“步入新时代,义工志愿者就是学习和践行被赋予了新内涵的雷锋精神。”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援助有义,受者感恩。
        杜大爷在主动提出减少援助名额的同时,每次进城办事,都会为了省一块钱的车费选择步行几十里路。
       “感谢你们伴我同行、感谢你们的心地善良、感谢你们在我身后,让我知道我的背后并不是空无一人。”杜大爷的孙女说:“我是幸运的,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陈 超)
 

Copyright © 2010-2018 新豫网-新河南_新生活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07044号  技术支持:摩天设计

新闻热线:0371-55617578 65727226丨监督热线:0371-67260396

  

电脑版 | 移动版